育才的雨漸漸停了。自從三月份開始的不間斷雨天開始下,后來又下了數個月,整場雨季持續了5個月才停止。梅雨季節過了。夏天來了。
印象中,顧宇不記得18年有這么久的降雨季。
空氣濕漉漉的,大概是最后的雨,串珠一般地從屋檐上滾下來。遠處是浠瀝瀝的雨到最后停止,行走的過路人把雨傘收了起來。
看樣子是……
“雨季結束了,夏天來了嗎……特么這個禮拜都幾次了。五分鐘,最多五分鐘。又要下。”
整個持續了五個月的雨季給許許多多人造成了麻煩,除了那些天天要上下班的人,雨靴雨衣成了當季度的最暢銷款。
不間斷的雨給育才當地的商家造成了超多的麻煩。
露天燒烤幾乎看不到,沒人愿意在黏糊糊的地方吃燒烤,其實是不愿意出門;衣著店統統更改了貨源,漂亮的衣服全部置換成了漂亮的雨衣;賣玩具的變成了賣雨衣的;
同時,雨還給當地醫院增加了客流量,因為大大小小雨感冒的人數不勝數,醫院客流量變大,怎么看都是一個城市的悲哀……
一場雨,讓麻煩這個詞沖上了數次互聯網熱搜。
育才市成了全國有名的雨城。
同一時間誕生了一個新詞,“雨人”成了網民聊天最常用的新梗,成為了互聯網的新寵兒。“雨人”即是和下雨沾上邊因為下雨惹得一身麻煩的人。
雨季同樣給顧宇造成了麻煩。
他一度認為自己是雨人的代名詞……
因為長時間的降雨,空氣里水分變多,環境變得潮濕。潮濕吧,衣服變得又擰巴又臭那是常事,全天下人都知道。
衣服臭了爛了還有誰會買?
新衣服那回去當舊衣服穿嗎?
碰巧他又是個賣衣服的。
店里生意慘淡,老顧客也很好見。稀有的客人進來第一句,也是問有沒有雨衣和雨傘賣的。
針對這一情況,你空調抽濕開得再猛也沒有,該臭還是臭,該成為雨人還是成為雨人。
顧宇對自己說他是賣衣服的,不是賣雨衣的,要他賣雨衣,這輩子不可能。
這段時間,顧宇最常做的就是抱著電腦,電腦正在播放天氣之子,看的時候大聲喊一句,“特么哪里去找天氣之子,老子花錢,花錢請行不行,五百萬,五百萬。”天氣之子這部電影他已經看過五六遍了,里面的女主有讓天氣放晴的特殊能力。
五百萬對于他來說是小錢,因為他有整整六個億,他只是沒有特殊能力而已,為啥他就沒有特殊能力呢?
何以見得,雨天有多麻煩。
顧宇的店里掛滿了雨傘和各式印花的雨衣。
雨傘多數是15快一把那種透明的長傘,雨衣印花都是他自己挑選的,很多截選自他常看的電影,動漫角色的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