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個構想,就是實現宇宙電梯。”
“歪果有一位大科學家,我想你們應該聽說過,康TS丁!”
“康TS丁在看到埃菲鐵塔時,突然就想到做出宇宙電梯,獨居算出第一宇宙速度,設計出最初的火箭模型。”
“他主張太空殖民,認為藍星是人類的搖籃,但人不能一直待在搖籃里,不能一直長不大,他認為,人可以成神,可以操控天地風雨,世間萬物、時間、空間……他就像一個天才瘋子,但說實話,我和他主張與思想一樣,也認為,科技可以成神,當科技強大到某種高度,可控制萬事萬物!”
全場:“……”
這等于說自己也是個天才瘋子嗎?
蘇晟想法瘋狂嗎?
說實話,很瘋狂!
竟然想著科技成神?
竟然想著利用科技操控萬物?
若非蘇晟實打實為華夏最天才國士青年科學家,否則在場一眾人恐怕會給精神病院打電話,畢竟,這種主張和思想,過于……中二、癲狂!
“而宇宙電梯就是我構建從藍星接觸太空的第一站,邁出這一步,我們人類就有踏出藍星的資本。”
“所以,我并沒有打算加入四十三個研究組中的某一個,而是想申請獨自成立一組!”
全場一驚,蘇晟想單做,獨自成立一組?
對蘇晟這類天才來說,未必不可,但團隊協作也很重要。
司長林有為拍板,“蘇先生的申請我批準了!”
“謝謝林司長。”
“……藍星的靜止軌道36000公里,幾乎圓形的軌道,相對藍星是相對靜止的,我就打算將電梯艙放置在靜止軌道上……”
“……為了保證軌道上衛星和繩索的整體中心下移,需要在相反方向增加一條36000公里的繩索,為了防止這個相對靜止物體掉下來,就得繼續延長繩索,于是就繼續延長,大概十萬米就夠了。”
“在相對靜止軌道上垂下繩索,繩索要求,比木頭輕,比鋼鐵硬。”
“比方說,碳纖維,不易燃,耐高溫……理論上可以承載100噸的貨物,但材料上,我們可以繼續深化,增加宇宙電梯的載重能力,如超自然材料納米碳纖維管,但可惜這種分子材料無法量產,有關特種材料,后續我會想辦法……”
有薪火鍛器術,想要什么特種材料都不成問題。
有航空中心資深研究專家皺眉:“不好意思蘇先生,打斷一下,我想問問您做這個宇宙電梯意義是什么?僅僅就為了證明人類能踏出藍星,有涉足宇宙的科技資本?”
“用途很多、意義很大,如可取代火箭運輸,火箭運輸成本高,眾所周知,我們每次航天運輸發射火箭基本上都是一次性,每次運輸成本約兩到三個億,且火箭發射存在失敗可能,也不安全,失敗率比較高,而一個宇宙電梯才100億,100億可以使用無數次,而火箭只能使用一次。
再者來說,火箭發射不太環保,易形成太空垃圾,漂浮在藍星周圍,阻攔衛星監測和探測視野,另一方面火箭發射也會破壞藍星自然環境,燃料氣體能破壞臭氧層,從而漏掉大量紫外線透射大地,對自然界生靈包括人類都有極大傷害,而且燃料效率也非常低,一次火箭發射需要2000噸左右的燃料。”
“而宇宙電梯則十分安全,成本低廉,可循環利用,特別清潔環保,若能取代火箭運輸,對我國航天事業的幫助和好處,自然不用我來多說,再比如說,宇宙電梯的實現對建立宇宙空間站和未來的宇宙移民計劃以及宇宙小行星重要物資獲取截取等,都極為重要且有效幫助。
“藍星上“重”物資由于重力原因都沉入地面,而地表只留下較輕物質,我們無法鉆地取寶獲取資源,就算我們能研制出鉆地深井技術,然而藍星資源終究有限,但宇宙小行星天體卻攜有大量珍奇寶石、金屬、礦產鉆石等覆蓋表面,而有了宇宙電梯就能將其帶回來,那些宇宙資源對我們來說,取之不竭,用之不盡。”
這事可不是玩笑的,根據天文臺監測中心發布消息稱,在距離藍星只有三萬多公里地方,曾經竟然發現一顆直徑一公里的小天體行星,其上面布滿鉆石,其鉆石總量,預計和藍星礦存總量差不離。
在這里,要明確一下宇宙資源開采所有權問題:商業宇宙競爭開發法案,在宇宙中個人或者法人開發的資源,歸個人和法人所有,根據蓮花法則制定。就是說在國際法沒有禁止的法則,各個國家就能根據自己國家的控制范圍進行管轄,宇宙法則里,表明,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能占有一個星球,或所有一顆星球,但天體上所有資源并非“天體”,所以個人和法人可以擁有天體上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