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從山上摔下來后,知道治不好了,不但不再給相公治病,而且,直接將他們一家三口趕了出來。
一個銅子沒給不說,還讓他們一家三口感恩戴德的,住到這破舊的老屋來。
用那一家人的話來說,老大是當初抱來壓子(夫妻成親多年不生,或是懷上了容易掉,抱個養子或是養女過來,叫壓子兒子或是壓子閨女,聽說很管用,余家當初就這這么做的,這不后來就生了兩個兒子一個閨女了。)養子,養他和他一家三口這么多年已經不錯了,現在還想他們怎么著,難道要養你們一輩子不成。
你們既然暫時沒地方住,就先住老屋去,等你們有地方住了,再搬走。
老屋雖然也是青磚瓦房,可卻小的可憐,只有三間主屋,一間廚房和一間柴房,連個門和院子都沒有,屋頂的瓦片也壞了不少,勉強能擋風遮雨。
余家老大當初不是抱養的,而是從人伢子手里買來的,因為是男孩又長得好看,而且還是襁褓里的嬰兒,就算是長大了也不記事,算是沒根的孩子,花了三十兩銀子,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剛開始的時候,兩口子非常的喜歡,也跟疼愛余大慶,可等到蔣氏發現自己真的有了身孕后,怕余大慶不小心傷到自己肚子,就不在跟余大慶親近了。
直到她自己的孩子,一個接一個的生出來,日子過得越來越緊吧后,想起當初買余大慶的那三十兩銀子,就心疼得不行。
余大慶在六歲那年,跟余老頭進山學習打獵,在山里走失,這一走失就是七八年,等再出山的時候,跟個野人似的。
不過,還好記得自己的名字,這才又找回了家。
剛開始的時候,余老頭和蔣氏還有他們的幾個孩子,都非常的不待見他,沒一個有好臉色的,不過后來慢慢的發現,余大慶很會打獵,這才又慢慢的籠絡他。
本來,因為一家光靠著不太會打獵的余老頭一個打獵為生,越來越不好過的日子,因為會打獵的余大慶回來,日子就慢慢的好過起來。
這樣的日子,一直維持到余大慶受傷之前。
余大慶是被他們昨天夜里,連夜抬到這里的,喬氏和前主余米兒沒有辦法,只好一路哭喊著跟了過來。
東西是他們一早收拾了給送過來的,除了幾件舊衣物,再無其它東西。
只是,不知道誰一大早,好心的送了套鍋碗瓢盆和些米面過來,這才讓他們一家三口不至于馬上餓死。
想熬生姜茶,那也的有生姜才行。
喬氏沒有辦法,只好厚著臉皮去跟鄰居借生姜回來熬生姜茶。
還好鄰居二話沒說,直接給了喬氏一大塊生姜,足夠熬幾碗生姜茶的了。
借了生姜,還得借柴火,生姜茶熬好,小心的喂米兒喝下后,喬氏這才又去了吳大夫家抓藥。
抓了藥回來,等藥熬好為米兒喝下后,已經過了晌午。
喬氏趕緊又熬了點粥,算是一家的午飯。
余大慶不僅摔傷了脊椎骨,還摔斷了雙腿,按照大夫說的,這輩子只能就這么躺著了。
余大慶知道的時候,死的心都生了,可是看著自己嬌氣的娘子,和還沒有家人的閨女,硬是忍著一口氣活了下來。
卻沒想到,自己辛苦這么多年,遭到了這樣的待遇,還好自己沒有尋短見,不然自己的妻兒真不知道會怎么養。
自己還活著,就算是拖累,至少在段時間內,算是給他們一個安慰吧!
不然,就自己那嬌氣的妻子,在自己離開后,說不定就跟著自己去了,那閨女又該怎么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