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人都到齊了,余米兒將自己外公外婆介紹了出去,讓下人一個個的介紹自己。
“管家余友福見過老太爺、老婦人。”
福伯第一個帶頭拜見喬錦程和宋淑蘭。
接著是福嬸、沁娘和其他人,一一都見過后,余米兒讓人拿兩雙專門給他們新做的軟底布鞋,讓喬錦程和宋淑蘭換上,走上游廊去膳堂吃晌飯。
“剛剛我們沒有換鞋子,是不是弄臟了家里的地了?”
宋氏發現,之前他們兩人進屋的時候,沒有人提醒他們換鞋子,現在才發現,地上被踩了不少的泥印子。
“外婆沒事的,一會有人會打掃干凈的。”
余米兒挽著宋氏,笑著跟她說道,“我們在家的時候,都穿軟底鞋,軟底鞋穿著舒服,只有出門才換硬底鞋的。”
“可以,當然可以,這么舒適的鞋子,外公還是頭一回穿呢!”鞋子不僅軟和還暖和。
剛進門那會兒,兩人的注意力都在余大慶的身上,沒有發現,這院子不僅屋子里暖和得很,就連這游廊也比外面暖和不少呢!
“岳父,女婿還不能喝酒,只能以茶代酒敬您,您隨意就好。”
酒菜是福嬸就買的,知道老太爺和老夫人要來,特意買了肉,還打了酒,做了四暈四蔬,八個菜,不僅有魚有肉有山珍野味,還有豆腐蔬菜。
這樣的飯菜,招待岳丈岳母,那是綽綽有余的。
“外婆,您多吃點。”
余大慶那邊在招待岳父,余米兒這邊也不停的給兩老人夾菜,
“這木耳是米兒和沁娘在山里摘的,還有這個也是米兒再山里才回來曬干了的,外公、外婆你們嘗嘗看好不好吃。”
“好吃,好吃,非常的好吃,米兒你自個也多吃點。”
喬錦程和宋氏一點飯吃得是眉開眼笑,無關酒肉,他們家有多少年沒這么熱鬧了,就連過年的時候,每次祭祖回來后,都是冷冷清清的兩個人。
吃了飯后,喬氏和余米兒帶著兩人去了明陽樓,“爹娘,往后你們就住這里。”
“我們兩個老的住這么大一棟樓啊!還是不要了!”
宋氏看著眼前高大漂亮的小樓,說實在的,讓她住,還真有點舍不得。
“外婆,咱家只有三棟小樓,一動爹娘住著,一棟米兒住著,這一棟就是給外公、外婆住的,你們不住這里,可沒其它地方好住的啊!”
余米兒拉著宋氏順著游廊進了廳堂,“外公、外婆米兒帶你們先看看屋子吧!”
“米兒,怎么沒有睡房啊!”
三家房,一間堂屋,一間老頭子的書房,一間客堂,就是沒有睡房。
“外婆,睡房在樓上呢!走,帶您去看看。”
說著,又扶著宋氏帶著喬錦程小心的上了樓。
“米兒,外公和你外婆年紀大了,可住不了小樓了。”
喬錦程遠遠的,就看到明陽樓門匾,那幾個大字,一看就是出自名家之手。
而且,明陽說的是男孩子,這樓明顯的就是跟男孩子住的,而不是給他們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