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讓宋氏和喬氏又抹了一把眼淚。
可是,那個死丫頭就是那么的倔強,誰也奈何不了她,也只能隨她去了。
及笄禮雖然在自家辦的,卻一點兒都沒有從簡,總算是讓宋氏和喬氏母女兩個心里好受了些。
及笄禮過后,余米兒又恢復了原來的樣子,整天坐著從空間拿出來的鋪墊,給‘肚子’的寶寶做各種各樣的小衣裳,做了什么多很多,多到幾個孩子都穿不完,一直做到孩子三歲都能穿。
尿布也買了好多好多的雪白的細棉布回來,撕成一條一條的,足足做了一整箱,小被子什么的,也給準備好不少。
只要是余米兒能想到的,都給做了,好像在做什么準備似的……!
五月份的時候,余米兒又進了城,去看了安掌柜的,把事情又核實了一遍后,回家等消息。
新宅的大院,又平地起了三處院落,一處叫正陽院,一處正月院,一處叫福臨院,之前的主院用的是余大慶住的小樓的名字,叫正福院。
只是,新出爐的三個院落里,沒有任何的擺設,打掃的干干凈凈卻也空空如也。
大院正門門匾,用的秦字,秦大河的秦字,秦宅!
一家人合計了,院子不能空著,于是,余大慶帶著喬氏住進了正陽院,余米兒搬進了正月院,主院正福院留給了喬錦程和宋氏,家具什么的,也統統搬了過來。
還有一處,明顯的就是客院,沒人住,只能讓下人天天過去打掃了。
雖然,分了院住,但吃飯什么的,還是在正福院,就連白天沒事的時候,喬氏也喜歡帶著余米兒一起,去正福院找宋氏。
或是母女倆去正月院找余米兒一起做針線活,然后,再一起去正福院吃飯。
這個大院外圍墻,因為地形的原因,砌成了不規則形狀,如果,從高空藐視的話,就不難發現整個院墻跟某種花朵的花瓣很相似。
靠大路的院墻,離大路三十米之外,連同那個偌大的水塘和跟它連接的兩段河流一起,被圍進了院子里。
院子周圍都栽上了從山里移植來的各種名貴的大樹,順便要說的是大樹的布局,余米兒讓人用了五行八卦陣,用整個陣形將大院為了起來,包括那十幾個小山頭的圍墻外,也都布置了陣法。
這事,還得多虧了懂風水動陣形的聞人墨言幫忙,余米兒只是隨口那么一提,他就自動的把事情給辦好了!
短短幾個月內,將這么大的工程完工,可以說呂華森一下人功不可沒,三處院落一起動工,光工匠就差不多把秦山縣的都給請來了,
還有打小工的,簡直就跟造萬里長城似的,不僅動用了整個青山村的漢子、小子,還從外面請了很多很多人過來。
大院和三處小院雖然已經落成,但是,院落里的花園美化工程還在繼續,估計還要一段時間才能夠全部完善了。
大院落成,謝過呂華森一眾人后,一家人合計過后,請了全村人過來喝了暖房酒,這事,也算告一段落。
其它的小事,也就只有慢慢來了,反正,他們也不著急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