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她需要時間在空間修煉,在樓上‘養’多長時間,她都無所謂不是。
不過,總有要下樓的一天的,孩子的滿月酒沒辦法,百日酒總要辦的不是。
在孩子滿百日的時候,余米兒下了樓,卻發現孩子們并不在的月華樓,她的繡房也空空如也……!
“主子,孩子們被婆婆帶到正福院去了。”
沁娘看著余米兒滿心奇怪的樣子,回答了余米兒內心深處的問題。
原來,宋氏和喬氏為了方便照顧孩子,也是為了將余米兒的月華樓恢復原樣,這才決定將孩子們帶回正福院的明月樓里住的。
明月樓下面連堂屋,一共有三個房間,堂屋還是堂屋,只是東屋成孩子們的房間,里面沒有任何擺設,就著木地板鋪上薄被,直接打了地鋪。
西屋成了奶娘臨時睡覺和放孩子衣物的地方。
而五個孩子,喬錦程和余大慶兩人,不僅都給起了名字,連戶籍都找梁光源給辦理妥當了。
五個孩子的名字,依次分別是子默、子華、如玥、鈺玥、汐玥。
滿月酒喬錦程和余大慶都沒有宴客,本來,百日酒兩人也不打算大擺筵席。
但是,梁光源和村里跟喬錦程和余大慶走得比較近乎的人和喬家長輩都不讓,說是秦大河雖然不在家,但那些畢竟是秦大河的孩子,你不能因為人家爹爹不在家,就不給孩子辦宴席不是。
喬錦程和余大慶沒有辦法,只好答應辦百日宴。
這一辦可了不得,喬家的人,差不多都到齊了,青山村的人就更不用說了。
流水席,在秦宅一擺就是三天,才將兩村的人宴請完畢。
百日宴的三天,宋氏和喬氏同樣,沒有讓余米兒太過露臉,只是,讓她去了正福院的明月樓陪著孩子一起待了會,然后,就將她趕進了奶娘臨時住的西屋去了。
因為,很快就有大批的客人會進門,那些婆子媳婦什么的,定會來看孩子,為了避免到時候尷尬,還是讓余米兒避開點的比較好。
三天的流水席,都是福伯幫忙辦理的,基本上就沒喬錦程和余大慶插手這些瑣碎的小事,兩人除了忙著招呼客人忙了些外,其它任何事情都沒要他們勞累。
可想而知,福伯的辦事能力到底有多強。
廚子請的城里酒樓的,就連小二也一起給請來了,酒菜什么的,一律從縣城買來。
這些都不用主人家操勞,有福伯叮囑,一切都很順利。
而宋氏和喬氏也就只忙著招呼女客,還看好孩子,其它的事情,福嬸也都包圓了,其它事情也沒讓她們太過操勞。
家里的安全工作,秦一他們全權負責,跑腿的有四個小子和四個丫頭搞定。
總之,三天的流水席,沒讓村里人幫忙,也總算是平平安安熱熱鬧鬧的過去了。
終于能夠出門了,余米兒出門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大院了里看了看。
旱地的秋耕已經完畢,地里栽種了余米兒一早讓福伯給準備的紅薯秧、黃豆、油菜籽等等旱地農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