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村長爺爺,我這明兒就進城找人布陣,至于,出入口留哪兒,您還是回去問問那些經常進山打獵的爺爺和伯伯們,看哪兒方便,就給他們留哪兒。”
既然,事情已經定下來了,那么晚上的時候,魅藍就可以行動了。
“至于,村頭那邊,村長爺爺最好也準備一下,別到時候真的有人闖進來了,就來不及了。”
萬事以防萬一不是,就算你將整個山都封了,可大門開著,就等于白搭了不是。
“這事爺爺知道,回頭就讓人準備東西。”梁光源跟余米兒說了事后,又去陪喬錦程閑聊了會才走。
臨走的時候,還叮囑喬錦程沒事的時候,多去村里的學堂走動走動,多多少少的也給指點指點不是。
喬錦程是滿口的答應,當然,偶爾的時候,也確實去了。
《青山村商業街》已經開業,開業那天請了舞獅隊,搭了戲臺,敲鑼打鼓唱著戲的熱鬧了一整天,縣城里,很多‘合作’的商戶都過來道賀了,也送了不少的賀禮。
酒席擺在商業街的內院,擺的不多,大概二三十桌的樣子,秦宅去了喬錦程和余大慶兩人,孩子們由奶娘討了喜錢,每人得了幾個銅子兒,高高興興的就又回來了。
因為有喜錢拿,村里的孩子們全部都過來湊熱鬧,一整天的,孩子都沒斷過。
古代沒有什么娛樂,突然的有人搭戲臺,就熱鬧了,家家戶戶吃了飯后,非常自覺的帶著凳子,排成排的坐下來看戲。
就連宋氏和喬氏都沒有例外,端著凳子也坐了過去。
到是喬錦程和余大慶沉得住氣,一直在商行里陪著客人說話聊天,一聊就聊到了很晚。
村長梁光源也帶著村里德高望重的長輩們一起過來道賀,說了吉利話,也給了在村里安心營生的保證,個個喝得滿臉紅光的,連戲都沒看就回去躺著去了。
村民趁著頭天開業東西便宜,給家里備了不少的存貨。
而,青山村之前的那個百貨商鋪從商業街動土到現在,從來都沒有主動來找過麻煩,看來,余米兒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傍晚宋氏和喬氏看完戲回來后,到了家吃飯的時候,母女倆還言猶未盡的在談論戲文。
余米兒看了看兩人一邊吃飯一邊談論著戲文,怎么怎么的可惜,只看一天就沒了……!
晚上,大家都睡下后,余米兒讓魅藍去找商業街的潘大掌柜的,讓他將戲臺延遲三天再撤,往后每個月,都一商業街的名義搭三天的戲臺,方便青山村人的娛樂。
第二天,商業街的潘大掌柜的將事情已宣布,整個青山村都熱鬧了,從此往后,青山村人也有了一個小小的期盼,都希望時間快點兒過去,好快點到商業街搭戲臺的日子。
后來,要不是因為要打仗,估計外村的人,或是青山村的遠親,估計都會趁著這幾天來青山村看戲來的。
要知道,沒有任何娛樂節目的古代,普通人家能看一場戲,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
但凡有機會的人,都不會錯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