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重回繡坊的穆十四娘,頭一件事就是去看后院常勝做的六色織機。
常勝見了,也欣喜不已,“掌柜的傷大好了?”
穆十四娘點了點頭,“我看都裝好了,可以試機了嗎?”
常勝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頭,“這幾日為了趕制中秋節的燈籠,進度并不快。”
穆十四娘也不介意,反而安慰道:“無妨,慢工進細活,能這樣已經很快了。”
常勝見她一身男裝,以為她還打算動手,連忙阻攔道:“掌柜的,還是由我動手吧,你只管在旁協助即可。”
穆十四娘笑道:“我短了好幾日的繡活,這幾日都不得空,你還是按平常的進度慢慢來吧。”
回了隔樓,與兩個繡娘敘了會話,回到自己的隔間,開始趕制積壓的繡活。
半個上午,還去吃了碗對面吳大娘的冰粉,天氣漸涼,過幾日她就會改賣甜羹了。
昨日與洛玉瑯談話的順利,讓今日的她格外順意,也覺得這碗涼粉格外味美。
午飯時,繡坊里的人都開始談論今夜的燈會,常勝因為被人夸贊太多,紅了一張臉,極不好意思。
兩個繡娘問她去不去一同看燈,穆十四娘想都沒想,爽快答應。
跳出了與洛玉瑯說不清道不明的牽絆,頭次能像尋常人一樣過中秋,不去看燈,豈不可惜?
夜色降臨,三三兩兩的人結伴出現在街面上,很快就熙熙攘攘。
穆十四娘身著男裝,與兩個繡娘一起,漫步在楓橋大街,街兩旁的燈籠早早就點了蠟燭,將街面上照得通亮。
三個人望著滿街的燈籠,評論著與京城的不同。穆十四娘只在京城看過一次元宵燈會,還因為洛玉瑯的突然襲擊,半途而終,實在沒有發言權,這次想著,一定要過足眼癮。
走到中央的廣場,不再是一個個單獨的燈籠,而是一組組的燈籠,代表著一個個故事。
有個繡娘說道:“快看,這就是常勝師傅做的‘智斗蝗災’,說的是官府此次應對蝗災的故事。”
三個人細細看來,先是一只巨大的蝗蟲張牙舞爪立在那里,后面還跟著數只小蝗蟲。與它對峙的是三五個身著官服的人,領頭的手持長劍,直指大蝗蟲的心腹處,另一只手捻著劍訣,氣勢頗足。后面的人也是一樣,對著蝗蟲怒目而視,手中的兵器換了刀、槍和羅網。
再走幾步,又是另一個環節,穆十四娘一眼就認出,做的是洛玉瑯,因為他那身標志性的紅衫,連花紋都是熟悉的。
與前面手持兵刃的人不同,他手里居然是一張巨大的紗網,身后的人則舉著一個如水缸樣的瓦罐,傾瀉下的銀絲應該表示水流。而后就是火堆,里面燃燒站蝗蟲的尸骸。
看到這里,穆十四娘大致明白了洛玉瑯治蝗的方略。先用巨大的紗網將蝗蟲收集起來,再放入水中溺死,尸骸用火燒毀。
再走過去,就是一位衣袂飄飄的小娘子,宛如仙女。繡娘輕聲說道:“這應該就是上次與我們搭話的景大小姐。”
景大小姐的燈籠,一手端著一碗細粥,另一只手撫著一位孩童的頭頂,十分溫柔可親。
她的身后是粥棚和位數熬粥的人,再之后就是手端著細粥,昂首仰望她的流民裝扮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