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后續合作的細節,林昔微和蓬才英又商量了半個小時。
雖然是等著對方找上門來,但是對方真的找上門來之后,該怎么應對等等后續的細節都需要完善。
蓬才英內心默默感慨,武道中人,果然和普通人是不一樣的。看林昔微只是個十多歲的高中生,但是說話做事還是縝密的思維,都不比在社會上打拼了十年二十年的老江湖差。
最后蓬才英走了,袁家人留林昔微吃午飯。
林昔微想到這段時間以來,和自己完全沒有關系的袁家卻一直在想辦法護著自己,也想和他們相處親近,自然應了下來。
林昔微主動去廚房幫著袁母做飯,不過最后還是被趕出來玩兒了:“看你這孩子,來阿姨這里吃飯呢,進什么廚房呢!小圓子,你帶著小昔去玩,看電視或者玩什么都行。”
中午一頓飯是賓主盡歡,林昔微也對袁家以及武道有了初步的了解。
袁又圓的父母名叫袁年,是如今的古武四大家之一。這里的四大家不是指家族,而是指四個人。就像是袁年,要是擱在早些年行走江湖,就可以尊稱一聲袁大家。
但是每一代的四大家,卻是都出于袁、祝、溫、子非四姓,因為古武講究薪火相傳血脈相連,大多數情況都是父傳子,母傳女。
近代以來,對于傳男傳女沒有了那么多講究,除非這功法本身限定更適合男性或者女性練,否則一般就是上一任大家,在自己的子女中選擇一個資質最好的,傾囊相授。
四姓家族中除了大家之外的族人,也幾乎人人習武,但是修習的就不像各族的大家那么全面、細致、系統。
袁年江湖上有個諢號,叫作“砂掌彌陀”,練得是一對掌法。
袁又圓的母親名叫祝梅,是四姓中祝家的人,不過并不是這一代的大家。
袁又圓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早年都是開武館的,到了袁年祝梅這一代,兩人都兼職著武術教練,但也有其他的門市生意,不知內情的外人只會覺得這一家人和和善善,日子也都過得紅火。
林昔微原本還擔心他們問自己為什么會古武,以及師承來歷之類。結果一頓飯吃完,袁家人都只是和她嘮家常,完全沒有問這些的意思。
吃完飯袁又圓送林昔微走的時候,林昔微一貫的謹慎作祟,忍不住旁敲側擊的問起。
袁又圓畢竟是貨真價實的小姑娘,雖然機靈但畢竟沒有林昔微十來年磨練出來的城府,再加上她難得遇到年齡差不多的同道中人,很想和林昔微交這個朋友,于是把自己知道的一股腦兒說了。
原來在武道中,并不是所有人的都會在外活動。有些人可能真的終其一生就在深山老林里頭住著,專心研究武學,來往的親朋都是武道中人,除了買東西幾乎不和外界有交集。
總之,即使都是修習古武的,也有許多人是互相沒有聽說過的。
而打探師門來歷、武功路數,這在武道乃是忌諱。除非這個人自己主動談起,否則追問人家這些事都可以被認作挑釁。
林昔微松了一口氣,這么看來以后她在外行走以武道中人的身份就很方便,也不用擔心一暴露身手就引來過分猜忌。
離開了袁家,林昔微也沒有直接回家。難得出門,她打算去買點日用品和文具再回去。
上次出事的那家商場之前停工了半個月,說是整頓裝修。之后再開業,里面比之前美觀了很多,賣的東西也更加多樣化,想來是商場的老板擔心上次的事情影響商場的名聲,所以下的功夫。
所幸這確實起到了不錯的效果,林昔微去的時候發現這里的生意不僅沒有受到影響,反而人流量比之前還多了至少三成。
也不知道該說這些人們膽子大,還是說人都有獵奇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