霰彈槍跟沖鋒槍同樣是近戰突防的武器,一個被稱為“塹壕清掃器”,一個被稱為“戰壕掃帚”。
這兩種槍,從誕生的那一天開始,一直沿用到了后來的21世紀,依舊是軍隊中不可或缺的近戰武器。當然,隨著防彈衣的出現,防彈能力的逐步提高,這倆槍的地位就有些尷尬了。
可是現在是什么時候1938年啊,防彈衣這個東西還不知道在哪里呢。所以,胡長義給兵工廠弄出來了沖鋒槍,現在又要把霰彈槍給弄出來了。
八路軍是有一些霰彈槍的,那是去年那會兒胡長義用漢陽造老槍擴孔之后改的,口徑只有410的水準,子彈也是用漢陽造的彈殼加上鋼珠改造的。
按照標準,這個口徑是用來打鳥、打田鼠的,打到鬼子身上都不一定能死人,只會增加好多傷口而已。
可即便是這樣的破槍,八路們也拿來當寶貝用著,據說拼刺刀的時候,照著鬼子堆給來上那么一槍,效果會很好,不用不知道真的假的。
其實相對于高端的沖鋒槍,八路軍更適合的還是霰彈槍,尤其是給那些喜歡打埋伏的部隊裝備。
霰彈槍的好處很多啊,首先就是制造簡單,節省材料,尤其是彈殼可以用紙質彈殼,只需要一個銅制的底殼加上底火就好。彈頭,可以用鉛彈,沒有鉛也可以用鋼珠,發射藥可以用黑火藥,也可以用單基發射藥。
更妙的是它的槍管是滑膛槍,即便是不動用兵工廠的設備,沒有深孔鉆,一些老鐵匠也能通過轉盤敲打等方式給敲打出來。可以說是相當的潑辣。
最關鍵的是,霰彈槍戰斗時的耗彈量,比起沖鋒槍可是少了太多了啊。
只不過因為一些原因,胡長義停止了用漢陽造改霰彈槍這個活,還把耗彈量很大的沖鋒槍給弄了出來。
那么他今天干啥又要把霰彈槍給弄出來了呢還是時機到了而已。
首先兵工廠已經解決了輕重機槍以及步槍的生產,半自動沖鋒槍也給游擊隊裝備上了,就剩下個58連,胡長義暫時還不想弄出來,也就有了時間。
另一個就是槍管生產線那邊已經積攢了至少八百根的廢槍管了,這些槍管必須利用起來啊
沒錯,槍管生產的廢品率就是這么高。盡管胡長義給槍管留夠了足夠的冗余,65扣緊的干廢了可以鉆孔改成762,再廢了還能改成792的口徑,可依舊擋不住廢品的出現。
這些廢品槍管堆在那里也是浪費材料,重新回爐技術達不到,擴孔之后還沒法造霰彈炮那就只能統一口徑之后鉆孔改成霰彈槍么
可以這么說,胡長義弄出霰彈槍來,有一部分原因就是為了處理這些槍管。槍管的口徑,胡長義選擇了12號鹿彈口徑的185。至于彈丸的型號種類誰還管那個就是5的鋼珠裝進彈殼就好,能裝多少裝多少。
可以說,胡長義弄出來的槍,可以叫做霰彈槍,但是打的霰彈卻不是依照國外的那些標準來的,完全就是因陋就簡,一切以能夠殺傷敵人為目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