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貫南北的太行山,擋不住冬日的嚴寒。所以進入12月后,九寨后山的引水渠就有結冰的跡象。等到1月的時候就已經凍的可以在冰面上走人了。
如此嚴寒的季節,水渠邊上的槍管加工中心以及馬步槍生產線自然是要減產的。現在好了,胡長義提議,首長們同意,直接把這個馬步槍生產線給廢棄了。
原有的工人,除了留下了李富貴繼續待在兵工廠之外,其余的技術人員帶上工人,就給分到了底下的兵工作坊,去完善八路的兵工建設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人下去后還會負責各個作坊的霰彈槍跟舊槍改造霰彈槍等工作,甚至手榴彈拋射管也接手造了,就不再耽誤總廠的產能了。
而閑置下來的廠房,被胡長義拿來當作了電鍍工坊,專門負責給新造的那些槍管的內壁跟槍膛鍍硬鉻。
鍍鉻的工藝很是復雜,需要調控電鍍液、制備正負電極等等的工藝,不是說干就干的。當然,最為關鍵的是手上要有金屬鉻才行沒有鉻,說啥都是白搭。
不過這難不住胡長義,有好久沒有露面的系統在手,他在劫火車的時候直接兌換了800公斤的金屬鉻出來。這800公斤的金屬鉻,足夠給路達去實驗槍管鋼,也足夠拿來給新的槍管鋼造的槍管鍍鉻了。
作為一廠之長,胡長義是不需要親自下手去干活的有諸如傅云鵬這樣的在國外的兵工廠待過的技術人員在,有了各種原材料,最后電鍍的工藝也就不是難題了。
“廠長,槍管已經清洗好了,總共210根合格的槍管”被拉來負責電鍍工藝的是從毛熊家留學回來的歐陽雷震。他曾經在毛熊家的造槍廠實習過,知道怎么給槍管鍍鉻。
“210根差不多了,把槍管送來吧。你們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接著去把新鍛造的槍管毛坯加工出來。這些毛坯,咱們用的是路達新造出來的槍管鋼,外圓沒有留那么多的冗余,所以你們糾錯的機會很少,要注意。”
因為槍管鋼來之不易,胡長義自然不像是之前那樣給毛坯留出足夠給霰彈槍加工槍管的余量。他可是奔著最少的加工量來設計的鍛打模具的。
“我們明白”歐陽雷震說道。
“明白就好你們逐步接手現有的槍管加工設備。等明年開春,冰雪融化的時候,你們就專門負責生產槍管吧槍管鋼的、鋼軌鋼的都有。”胡長義說道。
“是,廠長”歐陽雷震敬了個禮走了。
大約半個小時后,210根槍管就被戰士們背了過來放在了胡長義所在的新武器研發車間。
“有了槍管,有了彈鏈,其他的零件也早就加工好了。所以那就動手吧”看著完整的零件,胡長義開始下手組裝,幾分鐘后,一挺機槍就出現在了案板上。
“叮這是一挺仿58連用機槍,原型槍為r46連用機槍。口徑792,理論射速600發一分鐘槍管壽命,9500發”打開系統輔助,聽著系統給出的鑒定結果,胡長義很是滿意的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