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游擊大隊的這次戰斗是一場電影,那么該如何用鏡頭來講述呢
電影開篇,是冬日的冀南大地的背景,字幕介紹故事背景公元1939年2月
鏡頭下落,對準小李家村,落入一戶人家的堂屋里,對準正在開會的幾個人。
最先出現在鏡頭中的,是一身迷彩服的賴東星,只見他皺著眉頭,手中夾著一支煙屁股,然后被燒到了手。
“嘶想的入神了。這次的任務,大家都明白了吧這次,才是咱們游擊大隊的立隊之戰打好了,咱們游擊隊大隊可就打出名號了怎么打,都提提意見”賴東星斗羅煙屁股,抬頭環視一周,這才說道。
“隊長,外出作戰,您是指揮官,怎么打,聽您的”同樣是迷彩服帶著八路帽子的周長發說道。
“沒錯,您安排就是”眾音
“既然聽我的,那我就說說我的意見大家還記得咱們隊長說的關于火力輸出的理論吧”賴東星說話間,鏡頭轉換,場景換成九寨孫家集的會議室,胡長義出現鏡頭中。
“我們戰斗,在刨除了戰略戰術,地理地勢,伏擊偷襲,兵員素質等因素之后,決定一場戰斗勝利的因素,那就是火力輸出的強度了誰能在短時間內,給對手輸出更多的火力,那么誰就能在戰場上取得優勢”
“當然,還有火力輸出的持續性跟準確性而現在,我們的兵員訓練程度、單兵戰速、士兵的槍法已經可以跟鬼子的野戰部隊相媲美了。甚至,在某些方面還要強過鬼子”
“而今天的換裝完成之后,我們的火力輸出強度也會強于鬼子的步兵部隊所以,你們以后組織戰斗,就要考慮火力輸出的事情了要注意多重火力配合,多角度打擊”
伴隨著胡長義的話,鏡頭拉回,正對賴東星的臉“所以,這次,我們就跟小鬼子玩一次火力輸出”
“嘭”一只手掌排在桌子的一角“為了做到火力輸出,我們需要做到這么幾點。一,確定敵人的數量、裝備、行進方向”
鏡頭調轉一個班的民兵大隊偵察兵出現在野地里,拿著望遠鏡對著前方前行的鬼子隊伍。
“好了,確定鬼子數量共有40輛卡車,兩輛中型坦克,鬼子士兵人數在700,裝備有4門山炮,4門步兵炮走,我們回去報告”
鏡頭拉回,賴東星繼續說道“第二點,我們需要提前在已經確定的戰場,布置陣地,給我們的火力進行有序的配合最主要的一點,就是把我們的火箭筒兵跟所有的沖鋒槍兵送到距離鬼子車隊100米左右的地方。”
鏡頭調轉場景轉換到村南圍墻處,一身土的民兵隊長入鏡“從這里往南,我們有一條廢棄的地道,挖的時候挖到了莊稼地里,影響種莊稼,也就不用了。”
“如果你們想抵近公路一百米,正好用這條地道,還可以在麥田里挖坑藏人”游擊隊長伸手一指南邊,盡頭轉換,就是八路們忙碌的在地里面挖掘的身影。
鏡頭虛化轉實,原先忙碌的地方,已經被藏在掩體中的游擊隊員們取代。游擊隊員們扛著火箭筒,拿著沖鋒槍,目光沉靜的盯著南邊的公路。
鏡頭回到賴東星臉上“第三點,就是給參戰的戰士們做好彈藥配給,做好戰前食物的保證”
鏡頭調轉戰士們在分發彈藥,精確射手們把彈匣壓滿,機槍手的彈鏈也是滿滿的;再次轉換,戰士們吃著白面饅頭,一人一碗的豬肉燉粉條冒著熱氣,邊上還有流著口水的小娃子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