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進去!”趙奉年一開口,一百多人的隊伍繼續前行,沿著一線天向前而去。
“其實,我不但知道桃花源記,還知道桃花源記好多個版本的!什么小黃版的,暗黑版的都有。”胡長義跟在隊伍中,就想起了后世的時候看到過的各種關于桃花源記的解讀跟改寫。
現在是五月份了,氣溫已經回升,戰士們身上的棉衣也早就換成了從鬼子那邊繳獲到的羊毛衫之類的秋衣。現在趕了幾個小時的路途,人們的身上都帶了汗了。
可是一進入一線天,大家頓感一陣涼風襲來,原本身上的熱氣也隨即消失,汗也慢慢的干了。
“這里是我們九寨的一景,這里不管一年四季的什么時候,總會有風往外吹。只不過冬天的時候風是暖的,夏天的時候風是涼的,現在風涼了,也就是快到夏天了。”胡四海在一邊說道。
“嗯,這里不錯,邊上的石頭是整塊的巖石,開鑿出來就是最好的防空洞跟防炮洞。如果調整好合適的角度,再多挖一些對外山壁上的坑道,那么這個一線天山口就是個穩穩的防御堡壘!”
趙奉年沒有理會風的事情,而是認真的看著一線天這十幾米寬的地方,跟邢德正商量防御措施。
“是啊,這里可以作為一個對外防御的節點來修建的,放置上幾個機槍組,很難打進來的!”邢德正說道。
“還有這個過堂風,如果真的是一只往外吹,那么鬼子的毒氣彈投進來都不好使,毒氣都給刮到外面去了!當然,如果鬼子再往里面丟一下,就當我沒說!”胡長義說道。
“咳咳,二位說的不錯,其實這里原本就是我們九寨防御的一個重要的地方。您看頭上那兩塊突起的巖石沒有,后面就是山洞,兩邊還能用木頭架起一座橋。”
“不過,我想咱們還是快帶進去九寨吧,今天是趕集的日子,說不定還能買到一些山貨。”胡四海提醒道。
“那就快走吧,咱們犯了老毛病了!”趙奉年說道。
隊伍繼續沿著一項提案向北走,穿過四五十米長的一線天后,兩邊的山壁開始變的越來越緩,山谷也越來越寬,抬起頭都能看到兩邊的山頭了。
“三里峽,就是這里了。從這里進去就是九寨了,迎著三里峽的是孫家集,每到三八是小集,逢五逢十是大集。”胡四海說道。
“三里峽的地形也不錯,如果在兩邊……”胡四海一介紹,大家又停了下來,趙奉年又想著布置防御。
“走吧,先去趕集去!”邢德正趕緊拉住了趙奉年的指點江山,帶著隊伍繼續前行。
當然,這個時候,其實隊伍的末尾還在山口外面的,讓那些走在最后的九寨子弟急得不得了。
隊伍這次沒有再出啥意外,而是用最快的速度穿過了三里峽,來到了孫家集的村口處。
PS:《桃花源記》有個版本的解釋,其實桃花源就是一座古墓,最初走的狹窄之地就是墓道。畢竟九寨是虛幻的,所以就借用桃花源了。好像電視劇里面的地名也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