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洞那邊,胡長義直接畫了個圈代替,以做到心中有數。
做完這些,他拿出記錄本,開始寫東西。
就跟寫小說需要一個大綱一樣,胡長義需要把兵工廠的生產計劃跟發展計劃給寫出來。有了計劃,在實際的工作中才不會手忙腳亂。
有些不美的事情是:兵工廠的負責人就他自己個兒,沒有人能跟他商量一下未來的發展方向,一切只能他自己拿主意。不過從另一個角度看,兵工廠的發展方向盡數掌握在手中,也是對他的信任,
“話說首長對咱也是真的夠放心的!”自嘲一下,胡長義提筆落字,發展生產計劃幾個字躍然紙上。
第一點:盡快恢復八一式馬步槍的生產。此一項,由李富貴同志負責,水渠邊的設備盡數用作馬步槍槍管的生產。為完成這一項:兵工廠需要在水渠邊開辟新的場地,建立吊錘、紅爐、小型的沖壓設備等等。
第二點,盡快恢復手榴彈的生產。此一項,由袁守革負責,需在炸藥廠東側建立小型雷管工坊,以供手榴彈、地雷等武器的雷管生產。另:需要成立新的引信生產班組,具體負責人為馮曉磊,場地在西山谷。
田鄂同志對于引信生產頗有進步,需要單獨成立引信班組,以用做攻堅迫擊炮彈引信的生產工作跟擲彈筒炮彈的引信生產。
關于手榴彈生產場地跟生產工人,根據以往的工作經驗判斷,這項生產可充分發揮群眾的積極性,由兵工廠提供引信、炸藥、殼體,組裝生產,可轉入各村發動群眾進行。
木質手柄有專門的工具制造,可交給百姓生產。此外手榴彈殼體的生產,也可逐步放到各村進行。
第三點,定向雷跟火箭筒以及火箭彈的生產。這一項需要組織派人負責,生產場地需要張部長選定。
第四點,關于重機槍的生產研發,需要用到熟練工人40名,熟悉鍛打、模具、車銑、焊接等技術的老師傅優先。生產成功后,需要專門的場地單獨進行生產,這一點需要張部長選定。
第五點,半自動的生產,這一點我親自負責!所需設備,為機加工所有設備,材料人員,任由我調動,場地,就在機加工車間。
第六點,兵工廠的發展方向。兵工廠在保證彈藥生產之余,需要逐步建立多條的槍械生產線,這里頭有重機槍、輕機槍、半自動以及栓動步槍。在此基礎上,逐步增加擲彈筒、82迫擊炮的生產以及相應彈藥生產。
在完成近戰火炮的生產后,就需要根據現有的子彈生產設備,仿造新的子彈生產設備,以擴大子彈生產規模,應對部隊的發展……
此外,還需要在兵工廠的基礎上,建立其他配套部隊發展的各類工廠。比如被服廠、鞋帽廠、搪瓷廠、肥皂廠、軍馬場、養殖場、軍墾農場等等。
其中,養殖場跟軍墾農場需要盡快落實,以保證戰士們的肉食跟糧食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