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僅僅是一個槍托,就能制約中國的槍械生產。而中國能找到的合適的木頭,也就是楸木能基本達到要求了。就八路軍控制的區域來看,楸木還是很多的,這才能滿足兵工廠的步槍生產。
說個題外話,二戰時期綜合精度最好的步槍,其實是毛熊家的莫辛納甘步槍,也是十大狙擊手用的最多的步槍。包括狙神張桃芳,用的也是莫辛納甘。
而且毛熊在造槍的資源上,簡直就是得天獨厚的!人家的金屬鉻,金屬鎳儲量豐富,可以隨意浪費啊。別告訴我你不知道鉻鎳是槍管鋼的最好合金元素。
為啥AK47那么耐操?槍管槍膛鍍鉻,這得多奢侈?
哦對了,還有捷克造的馬四環步槍,這個槍也不錯,適合改制狙擊槍。就是數量太少了點。
所以,一個全部鋼結構的沖鋒槍,是適合八路軍的。至于鋼結構在冬天會凍手的問題,一層皮革也就解決了。還不行,就加層棉花么。
九寨,胡家村的繪圖室里,胡長義看著BBS的圖紙開始思量利弊。
造,肯定是要造的,就是現在出現合不合適呢?
“第二條子彈生產線已經穩定投產了。一天能保證一萬發到一萬兩千發手槍彈的產能。所以,可以造了。因為隊伍中的毛瑟手槍,是消耗不干凈這個產能的。用不了多久,手槍子彈就會積壓,這可不行!”
“為啥毛熊家會讓毫無作戰經驗的新兵用BBSH41的?就因為他們積壓了大量的手槍彈庫存,留著還不如讓新兵們打出去!”
“而咱們造出來了,可不敢給新兵們用!一扣扳機,一個彈匣子彈就沒了,張部長非瘋了不可!所以只能給突擊組的老兵們用,以配合半自動步槍進行突擊作戰!”
“而且還要給原圖紙設計改一下,降低理論射速,增加半自動單發功能,槍械外觀也該動一下……在前散熱管加一段護木,便于手持。小握把寬度降低……”
胡長義靠著自己的槍械設計大師能力,很快就優化出一款既適合中國人手型,又符合中國人審美的沖鋒槍出來。當然,設計基礎還是BBS。
設計完了,就要安排生產。但是現在兵工廠在連軸運轉,設備滿負荷,工人也不夠用了。而這個月還要保證八一式馬步槍的生產,保證重機槍生產,還要抽空去修理所幫著修理壞槍,去炮彈車間幫著設計設備……
“所以,我需要更多的設備,更多的工人,更多的物資保證啊!還有,等這個沖鋒槍造出來了,張部長會不會發瘋?也是個問題啊!”
“但不管怎么說,造還是要造的!即便是只給游擊隊裝備,一個班裝備兩支,也要造出來至少一百支才行啊。”
“所以……”胡長義開始繪制單獨零件的加工圖紙。能夠在現有設備上加工的,那就在現有的設備上加工。需要沖壓的,那就讓傅云鵬他們去設計水力沖壓的設備跟模具。反正,沖鋒槍也是給將來的MG系列打前站的。
沒錯,胡長義可一直沒忘了減速板的MG呢,這個才適合八路軍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