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10月12日,長沙……胡長義一看電文的開頭,就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
1938年10月12日,長沙……這就是民國三大慘案之一的長沙大火。且不論這場大火的責任在誰,是有心還是無意,那些無辜喪生在火場中的百姓們卻是再也活不過來了。
三天三夜的烈焰灼燒,5萬余棟房屋變成灰燼,無數的財產化為烏有,2萬多的民眾隨著烈焰一起燃燒殆盡!!這樣的事情,不管是怎么發生的,都絕對不是一個負責任的,一個真正把老百姓放在第一位的政府所能做出來的!
2萬人,這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一個冰冷的數字!而這些人,就因為果脯的所謂失誤,而被大火活活的燒死。被燙傷過的人知道那種滋味有多難受,就別提被大火一點點吞噬了……
好吧,人家花園口掘堤都干的出來了,89萬都不在乎了,這點損失也不算啥?只要屁股底下的位子穩穩地就好……反正燒死的,淹死的,都不是自己的爹媽,不是自家的娃娃,愛誰誰是吧?
電文很短,胡長義看完了就放下了。抬起頭,看著張部長嚴肅的表情,也不知道該說什么。
張部長無疑是一個把百姓們放在心里的干部,面對著這樣的事情發生,除了無奈跟氣憤,卻是徒呼奈何。
“張部長,這樣的事情……”胡長義搖了搖頭說道:“說實話,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果脯的身上我是一點都不意外了!您還記得花園口吧?呵!百姓們在他們的眼中,也就是牛馬,甚至牛馬都不如的牲畜。”
“牛馬而已啊,他們豈會在意牛馬的死活?您啊,也別生氣,那樣也沒用。有那個精力,還不如想一下怎么搞些設備跟工人進來,咱們在擴大生產呢!”
“咱們兵工廠發展壯大了,軍隊建設也能快速跟進。等咱們足夠強大了,趕跑了日本鬼子,打敗了白狗子,建立了真正能當家作主的新中國的時候,那時候才是咱們為百姓們謀福祉的時候。”胡長義說道。
“是啊,不管他們干了啥,咱們發展自己的!等咱們有了能力,再給百姓們辦事情!”張部長說話間,拿出另一份文件放在了桌子上:“這個是上級給你的嘉獎令,你收起來吧!”
“哦還有,這個是晉察冀軍區給咱們的感謝信,干些咱們提供了那么多的武器彈藥,讓他們好好的打了幾個小勝仗!”張部長說完了,又從文件包里拿出另一份文件。
“張部長,您這次去總部,不會就帶了些文件回來吧?這一份一份的。咱們的事情怎么樣了?還有,第二批送去晉察冀軍區的武器彈藥他們收到了?”10月初的時候,兵工廠9月下半月生產的武器又給送去了晉察冀那邊。
“收到了,要不給咱們感謝信的?話說他們這次也是真的不容易!小鬼子兵力占優勢,分了那么多路進攻,就想著一口吃下五臺山地區。看這個情況,五臺山周圍的縣城恐怕會落入日寇手中了!唉……”張部長嘆了口氣。
“存地失人,人地兩失;存人失地,人地兩得!只要咱們的人還在,總會把縣城再給奪回來的!畢竟現在是一場持久戰,我們可以農村包圍城市么!”胡長義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