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蝗蟲對于楊神來說,只是食物來源,活物變成食物質量都很高,數百萬甚至數千萬的蝗蟲,足以變成數千萬石的糧食,供應一州之地數百萬人口都綽綽有余。
對于其他人可能就不怎么美好了,楊神記得原本占據了兗州的呂布本來要打死老曹了,結果就是因為蝗災導致沒糧,于是就敗了。
這次的蝗災,對于其他人來說都是一個考驗啊。
不過估計都會便宜了楊神,當然,楊神也不知道這個世界的蝗災其實超乎想象的可怕。
所以楊神不打算多管,反而是在司州開學院的事情要多管,這玩意是動搖世家豪族的根基,人人有書讀,對于世家豪族來說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學院學習的基礎是《千字文》和《弟子規》,之后學《中庸》和《德經》。
“學完這些至少需要三年,而且學完這些也夠用了,不說別的掌握了這些東西小富即安還是可以做到的。”
‘育人之道,在于以德為本。’
所以楊神更看重德經,而不是道經。
至于學完了這些,還想學的話,楊神準備了百家核心思想精要。
那可是另一個世界的百家,而不是三國世界已經被各個世家瓜分了的百家思想。
在楊神這個永生不死的始皇帝的鎮壓下,百家都成為了顯學,爭鳴斗艷,比原本歷史上要驚艷不知道多少。
在這個時代這種東西都是給關門弟子準備的,最多再給少數幾個優秀子弟抄錄一份,而要是真的連精要一起刊印了發出去,那這個流派的核心思想只有被別的流派吸收一條路可走了。
墨家作為顯學最后玩完的原因,除了被打壓,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流派的思想被吸收了,由此可見一個傳承最核心的思想到底有多重要。
對于這個時代的人來說,重要的不是那些文字,而是解讀那些文字的思想。
楊神的學院的百家核心思想精要最先便宜的估計不是寒門、散戶和平民,而是世家弟子。
但是無所謂,因為世家已經走到了盡頭,而寒門,散戶和平民,才剛剛開始啊。
經歷過秦時明月世界的識字難的問題所在之后,楊神在三國世界上來就是簡體字!
不得不說,簡體字的識字很容易,更不用說還有拼音,只要找的老師沒有很嚴重的方言口音就行,普通話作為官話還是很不錯的,至少不會說到了其他地方聽不懂人家說什么。
司州,涼州都入了楊神之手,接下來楊神也能騰出手來對付并州了。
別的不說,涼州入手之后,楊神得到了大量的戰馬,有羌騎那些人的馬,也有西涼本身的馬,這些馬都被楊神劃歸在神鐵騎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