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你的消息不完整啊。”
看到莫家家主那副表情,徐寧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了,游士雖然極少對同族動手,但也不是任人欺負的。
……
徐象盤坐在門口的柱子旁,出神地望著陰沉天空,直到身后傳來腳步聲,才回過神。
“沒下重手吧?”
“沒有,只是讓他摸了下詭怪頭顱。”
徐象深深嘆了口氣,平常人接觸詭怪,輕則生病,重則有喪命之險。
不過徐寧不會做到喪命那種程度,頂多也就是讓對方一兩月都只能躺在床上而已。
“那就走吧。”
兩人戴上斗笠,消失在朦朧雨幕中。
……
兩年后。
某座小村子,徐寧將手中的骨灰壇放入墓穴,慢慢將其埋起來,然后搬來墓碑立在墳包前。
師傅徐象之墓——徐寧立。
古話常說,閻王要你三更死,誰敢留你到五更,生死之事,本就不由己。
他用了三個月時間,趕回師傅的故鄉,僅僅只是想讓師傅魂歸故里。
對徐寧來說,徐象即是師傅,也是父親,雖然對方從來都只讓叫師傅。
絕大部分游士常在生死邊緣徘徊,又見慣生離死別,自然看的開,即使徐象亡故,徐寧也沒落過一滴淚。
在墓碑前擺上祭品,拿下背后的琵琶,師傅生前喜愛彈奏琵琶,今日就以琵琶曲為其送別。
曲調舒緩如綿綿細雨,卻透露出悲涼蕭瑟之意,好似帶出彈奏之人的心聲。
人有終,曲亦如此。
墓碑前,僅余留紙錢的青煙徐徐。
……
景元鎮。
茶肆之中,清脆的琵琶聲繚繞于耳,面色略顯蒼白的少年抱著琵琶,手指靈活地進行彈奏。
琵琶聲并不會影響茶客交談,他們就是喜歡這種氛圍,因為來這里的都是那些頗有身家的文人雅士,普通百姓可舍不得這個花銷。
“小姐小姐!你看那個彈琵琶的,可比傾心于你的那些公子少爺要俊多了。”一個綠衣丫鬟雙眼直勾勾盯著臺上彈奏的人。
“香兒,小聲點,讓人聽見多不好。”
坐著的女子頗為無奈,自己的丫鬟從小一起長大,兩人之間更像是姐妹,所以關系比較親密。
可這里人多嘴雜,萬一被那些追求自己的公子少爺聽見,演奏的少年難免會有麻煩。
當曲子終了,彈奏者微微躬身,便退下臺,換另一名女子上臺演奏。
徐寧從掌柜那里接過自己的酬勞,裝進錢袋放到懷里。
游士開銷較大,而且也不是每次斬除詭怪都有錢拿,很多時候,都是行俠仗義,受傷了還要自己掏錢醫治。
有個一技傍身,在外行走也好混口飯吃,這年頭,行乞一天下來什么也要不到都是正常情況。
當乞丐真不如去鎮外山林找些野果什么的果腹,運氣好說不定還能抓到山雞野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