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琴島啤酒各類標識會與節目緊密結合,形成融合雙方元素的聯名LOGO,整體性推廣,其中,廣告語頻次不少于400次每季,且最少有30%在經視頻道的午間、黃金段播出預告。
B:聯動宣傳片;
一,時長20到30秒左右的硬廣;
二,至少5秒的琴島冠名標識;
字幕及配音:“《人生一味》由琴島啤酒冠名播出。”頻次:3次/期。
C:相關品牌元素包裝;
一,開關板(電視畫面最底下滾動播出的那一欄);2組/期;
二,節目角標(節目左上角的標識);全程;
三,壓屏(歡迎收看XXX節目,配合配音出現的品牌畫面);1次/期;
四,轉場、片尾鳴謝,1次/期。
D:拍攝植入;
一,每個單元的內容都要清晰出現琴島啤酒,且所有酒類元素露出只能是琴島啤酒,包括但不限于靜態擺放;
二,根據節目內容量身定制(具體表現形式為產品理念關鍵詞,結合場景內容的植入設計)。
E:重播;
一,節目重播時段安排不低于首播安排,享受除硬廣外的相應LOGO展出。
F:合作授權;
合作期間授權琴島企業在品牌推廣中使用節目LOGO及元素含義。
*以上所有權益回報內容與執行形式會根據節目實際情況調整……
另,琴島如有需求制定相應廣告宣傳片費用另算(條款只圍繞電視,其他的都根據時段、頻次、平臺算錢)。
主要是近些年網絡視頻平臺崛起,果芒也順應潮流搞了一個,當然了,現在的線上視頻平臺除了奈飛都不賺錢,果芒網跟很多省級電視臺一樣對網上平臺壓根不上心,他們習慣把節目的網絡播出版權授權給某酷、某樂這類愿意花錢買的,這中間如果還產生別的什么合作,琴島得負責掏錢,比如買個主頁欄目的曝光位啥的。
所以,僅僅為了這套以經視頻道晚間檔的推廣方案,琴島就愿意掏3000萬出來。
經過比較,最后,果芒商務部成功跟琴島啤酒匹配,先期的1500萬很快打給了果芒,后面的錢則根據進度撥款。
果芒大廈,廣告中心招商部。
“琴島啤酒還是最大氣啊。”
“他們那個經理很喜歡節目透露出來的人氣兒。”——燒烤的江湖,每一刻都有新人涌現,而肉是永遠的主角。幾串烤肉,一杯美酒,這就是深夜路邊的那份得意,這就是平凡熱辣的市井人生……
“一杯美酒那的鏡頭要給琴島特寫,另外,琴島要求我們拍幾段燒烤配琴島的宣傳廣告,然后在《人生一味》播出前后的時段里換上。”
……
就在果芒廣告部開始為了新節目準備好預備廣告位的內容,另一邊,秦游君也從郭林昌那里知道了他們的節目有了冠名商。
大家都很高興,資金充裕,很多東西就不用“壓縮”成本了嘛,臨時拼盤的攝制組也能有更專業的團隊——
很多現場拍攝的工種,都是臨時招募、各方拼湊出來的,各大電視臺包括民營傳媒公司都不愿長期養一支龐大的拍攝團隊。
而像一些節目經費比較省的,你壓縮成本,下面的人也跟著壓縮,還是把該拿的部分拿走,這換來的就是節目質量的下降。
其實,合作公司也為難,我拉個團隊10個人,三個月制作周期,你給60萬,那就選些有經驗的,你給30萬,不好意思,實習助理100塊錢一天都不到的那種我也敢請。
大家總有辦法應對。
朱生俊聽著上面光是制作就撥了1000萬,有些羨慕:“這筆錢,照例臺里、制片都拿一部分,余下來的,游君,你也可以期待一下的,估計不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