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這其實是自我獲得足夠信息后,對事物進行的經驗判斷,一個球拍過來能否接到,在球落在拍子前就有把握了,而考試能否能過?學生在考試的前一天就有把握了。
在山頭上,衛鏗集群瞭望后開始確定自己有那么一定的把握,把殘骸自己接回來。
只要能夠熟練,做完自己覺得能做到的預想結果,因為自己的行動能快過這些群落的反應速度。
眼下,山坡上一棵棵竹子被砍掉,衛鏗開始最后準備一批工具。
衛鏗在對比了系統上自己做的一系列記錄后,認為當自己來的時候,總能在這種“第六感”察覺到到敵人的方向。隨后自己用眼睛確定威脅,確定那種感知不是腦補臆測出的巧合。
先前這些基因群落,因為衛鏗的生命輻射朝著這里趕來,又因為衛鏗的逼近,如臨大敵。——與此對應的是,當衛鏗到達這里的時候,也通過生命輻射完成了定位。
并且,衛鏗越來越精準的感覺到殘骸自己的位置!
那么?
如果說?
衛鏗顫抖地開始做出一個假設!
這種感覺,就如同拆卸一個隨時會爆炸的炸彈,自己手心是否真正抓住未來生死線!各種理由證明自己能行,可那種“萬一失手就是千古恒”的感覺讓自己心被攥著動不了
衛鏗:若是那個竊取思維的蜘蛛,還會將殘骸自己包裹呢?
手觸摸火焰可知其中溫度幾何。
當自己的生命被敵人的生命輻射包裹,那么自己是不是能精準的定位!?
倘若這樣的話,衛鏗覺得自己有那么一線機會,能做到摧毀+拯救。
……
此時先到達戰場的衛鏗是五百三十七人,裝備著輕武器,投射武器是擲彈筒。
而后續有一百二十人,攜帶四挺重機槍!60迫擊炮,以及四十發硝糖火箭彈和炸藥包也朝著這個戰場趕來,目前還有兩天的路程。
救人,當然是越快越好,多一個小時,就多一份變數。
而盡量減少傷亡對敵實施殲滅,則是要等重火力。
這是一個類似火車岔口的抉擇!
選項一:有可能會救一個個體,但是可能會死掉數倍,甚至數十倍的個體。
選項二:極大可能救不了這個個體,但是消滅掉敵人的時候,會少死很多個體。
不過,衛鏗數百個腦袋在相互交流后,邏輯沒有混亂。反而是逐漸清晰。
衛鏗:“我戰斗的目的是什么?消滅敵人?還是保護自己?在大多數時候,消滅敵人=保護自己,沒有沖突。但是眼下的時候,因果要明確!因我要保護自己,所以要消滅敵人。”
“那么?”此時的衛鏗完全釋然了,并且很平淡的做出了選項一的決定。
處于弱勢之境,且不斷堅持沒有放棄的自己,哪怕是只有一人,也要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