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鏗老爺不準備獵奇,優先任務是返回,只要那個節點生物不動,自己就繞過五百米走。
只是繞了過去后呢,衛鏗的炮兵們估摸著情況,決定減少一下負重,對著那個節點生物那邊拋射幾十個炸藥包。
隨著轟隆隆的火焰爆發,衛鏗與這個擋路的基因群落熱烈告別。
八號后,衛鏗返回補給點,將傷員換回來,武器裝備零件進行更換,一次完整的穿插進攻,再穿插返回就完成了。
這是一次!有第一次,可以有第二次,第三次。己方六百人兵團,在面對二十五個以上的群落至少三萬的大型個體所盤踞的區域,衛鏗從來沒指望在一次戰斗中全部解決,
衛鏗:“敵人很多,冬季很漫長,我不急。”
回城之后,血條補滿(傷員自愈),藍條補滿(彈藥,燃油,食品,藥物),就可以再來一波了。
10月15號,衛鏗再次突擊了,此時呢,選的是較強的一個群落。
18號穿插到了后部,19號一天的時間里發動進攻,在火炮轟炸下,衛鏗的步兵團直接抵達了節點生物所藏的地方,一個老舊工廠內,被大量蠶絲纏繞覆蓋,隨著二十公斤的炸藥包同步投射其中,這個十八米長竹節蟲形態的節點生物,在沖擊波下斷裂成了幾十節后,又在火焰中掙扎了數十秒。群落失去了統一思考的指揮能力,沿著衛鏗圍三缺一讓出的逃亡通道,朝著包圍圈外預設的死地蜂擁而至。
最后在火焰的焚燒中,該群落最后逃出來物種可能只有二十分之一,在這個混亂的自然界中,少量的個體很快就會被其他基因群落吞噬。
20號衛鏗戰斗營撤離中,向南行軍六十公里時,淹沒了一個小集群。
21號徹底甩開北邊的基因群落,成功返回駐扎地。
第三波穿插,10月25號開始,11月2號返回。
第四波穿插,11月8號開始,11月15號結束。
再然后,第五波,第六波。
平均一個月能來兩波,跳進基因群落的圈子猛打一頓,將里面攪個稀巴爛,然后再跳出來,然后再跳進去,再跳出來。一個穿插來回就一個星期!
而在十一月中旬以后,這個南下的基因群落就失去了向南滾動的動力,而是如同被“電擊成了條件反射”的肉塊一樣,在衛鏗不斷快速的刺激下,有限的應變能力被消耗光了,開始疲勞了,甚至產生了畏懼!
因為啊,當衛鏗這個群落從頭到尾沒有實質性損傷,保持著一種恒定的狀態,讓北方的群落隱隱有那么一種遭遇天敵的感覺。
……
12月4日,當第六次穿插結束的時候,拖拉機的轟轟聲,讓隊列附近的所有小動物,都龜縮在自己的地道中。
衛鏗集群在穿越山林后,感覺到什么,越來越多地瞭望著周圍的花草樹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