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衛鏗依舊牢牢地守住了伊列河谷前處多處關鍵位置,如同一個磨不斷的粗短老虎鉗微微凸出來夾住蘇軍主力不放,偶爾還會“扭”一下,讓蘇系鋼鐵洪流進不得,退不舍!
衛鏗不是一個亂發捷報的人。因為衛老爺的心態向來是:“凡是沒有落袋為安的事情,就一直得提著點神。”
但是兵部那邊已經提前將這場戰事報捷了。在神京的各大報紙上,關乎殲滅北塞敵國數個師編制的裝甲力量的報道全部出來了,甚至啊,衛鏗戰場記錄的照片,那些蘇制坦克的殘骸遍布伊列河西岸的場面,也被放在了頭條上。至于衛鏗的軍銜也直接變動為副將。預備回來的時候,直接升至總兵。
這是實打實的“武功”,而不是在大營中熬資歷,亦或是花錢走兵部后門能得到的。
西域的那幫塞出派劍出偏鋒,也就是求著這個戰功升遷,他們可都是從神京的武官學院的名門,自詡有著真才實學。現在到頭來,被衛鏗這個外人獲得了,實在是諷刺。
這戰功和武職升遷。目前并不是衛鏗主要考慮的。現在衛鏗焦急思考的是:結束戰爭!
……
所以在神京方面的兵部再度進行視頻會議時。
那位監國大人贊嘆:“衛鏗將軍,望再接再厲,彪炳史冊。”
衛鏗卻是很冷靜,提出了自己現在戰略思考!
衛鏗:“請問接下來我方戰略計劃是什么?”兵部的主簿:“衛將軍,我方正在進行全面的反擊計劃。”
衛鏗:“那也就實話實說,從目前的戰役情況來說,我最多撐一個月。一個月后,如果其他戰略方向上沒有行動,來給紅宮全面壓力,我將戰敗了。”
在局面轉好的時候,衛鏗突然說戰敗,這讓兵部覺得衛鏗有些拆臺!
衛鏗:“諸位主官,我是個半路入軍的人,對戰爭的見解與軍中主流不同,現在斗膽呈議。狂悖之言,望多海涵。”
這位監國大人很看好衛鏗,示意衛鏗說下去。
衛鏗:“孫子兵法:‘兵者,國之大事!生死存亡,不可不察。’戰是國力碰撞,想獲勝需要動員舉國的力量。正如眼下,現在塞北的沖突是局部的,但是已經拉開了我神州北方未來的長期烽火。
我能撐住一個月,是因為羅剎人目前動員的力量我部能抵得住,但是如果時間延長,羅剎人進一步動員,我軍所遇的陣仗只不過是兩國沖突中的一個小水花而已!”
一旁旁聽的戶部堂官陰陽怪氣:“你是在說,現在你獨自支撐了邊塞的嘛?”
衛鏗:“我獨自支撐,亦或是和同僚們支撐,這不重要。兵者,國之大事!與其相比,我等皆為小,重要的,是我神州對此戰的態度。”
旁聽的外行還想反駁,監國大人扭頭冷冷地道:“我想聽聽衛將軍的話。”
衛鏗:“我神州應當以戰促和,在漠北,興安嶺一帶,派遣良將用輕裝部隊全線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