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飯堂中。
“砰!”第二個小子,敲碗道:“衛大哥,多給一個煎蛋行不行?”
衛鏗瞅了他一眼:“不行,水煮蛋拿一個。”
從鹵鍋中,拿出了一個鹵蛋,然后切開來,將里面蛋黃去掉一半,放在他盤子里。
這小子剛剛打完就被后面推到一旁了。
飯很快就打完了,食堂中傳來了呼哧呼哧,以及勺子和碗筷噠噠的碰撞聲。
看著這么多“吃播”吃的這么暢快,衛鏗自己也嚼的很香。
只是,系統,并沒有對衛鏗這個成就進行夸贊。
……
其實管理食堂,雖然有上述“科學”的理由,更主要的是,衛鏗自己饞了。
衛鏗自覺自己廚藝馬馬虎虎,做出來的就是“沙縣小吃的水平”,每個月就是那十幾道菜,鹵蛋,煎蛋,鹵豆干,熱花生碎,炒面等普通的餐飯。
但是饒就是這個水平,也依舊是碾壓了武館,不,是整個鎮子上最好的廚子。
那過去燒的是什么?烤肉?都不切片煎一下,而且無論哪部分的肉都是烤后撒鹽......
衛鏗:“特么里脊,五花肉都不分嘛?排骨不紅燒,清燉。暴殄天物。豬皮就直接嚼?不知道刮油做皮凍嗎?”
至于主食,每天都是糊糊,和青菜切碎了,然后混上了調味料,一起烤熟的面團。
衛鏗老爺剛到這里,還是有那么一種第一次吃“肯德基”快餐的感覺,但事后發覺不對勁。
衛鏗:“我明白了,都鉆研到武道上去了,哪有心思的考慮別的。”
別小瞧鹵雞蛋,干脆面,以及炒河粉這類小生意背后所需要的腦力和技巧總結。
商販每天早上六點前就要準備調料。在販賣時,顧客看起來非常簡單,但是要維持快速出餐且保持味道,步驟千錘百煉。
二十一世紀一系列大眾皆宜的街邊小吃,都來自經濟發達區域內民間經營者的總結。
這種“技術總結”,需要經營者有足夠的資本。鍋碗瓢盆,廚具,還有食物材料,以及確保街上的消費水平能讓經營者盈利。數百家經營者相互競爭,對餐品進行改進。
街邊小吃,在一開始,臺式,港式流行,因為那里消費水平能供養出“大眾適宜”小吃的技術探索。后來則是廣式湯包油茶,蘇滬灌湯包。
而眼下,衛鏗的這個鎮子人口流量和經濟水平遠不如地球大城市。有這個資本水平的人,用得著鉆研路邊攤?他們會吃那些比較貴的廚食。而這些廚食,是不可能有食堂這么大的供應量的。
……
蕩星歷1085年,龍飲鎮的武館,又新一輪的電磁儀測試。
這次馬襲臉上的表情好了一點,因為有了那么一個年輕的好苗子,成功通過了上面的選測。今天的他,想要喝點酒。
只是接到了衛鏗的告別信后,他的好心情沒了。
在鐘樓上,馬襲看著衛鏗:“外面并沒有那么好,如果沒有特別重要的理由,你還是留下,這個館子未來需要一個劍徒。”
衛鏗:“有一些重要的事情。謝謝您的照顧,我在這里已經留的時間很長了。”
馬襲點了點頭:“好吧,人各有志。”說完他給了衛鏗一把劍,“拿著吧,路上可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