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一號場景。
在通天劍爐中,雕琢了足足四個小時后,那個空間波紋閃爍到了意承蒙身邊。也就是通天劍爐內壁上一個玻璃泡中。
星澤劍尊蒞臨,意承蒙立刻行禮。
劍尊盯著他,緩緩問道:“看明白了幾分?”
意承蒙抬起頭,看著師傅和那一把巨大的劍,緩緩道:“弟子愚鈍,領悟不到十分之一。”
星澤劍尊嘆了一口氣:“天澤劍陣,六千七百八十四招,十年,你應該學了三成。”
意承蒙默然不語,他沒辦法回答,也沒必要回答,因為傳承派那邊,連門都沒有進!
……
場景二,在地下的空間離子態鑄造室內。
衛鏗控制離子態對眼前的鑄劍進行收束,這柄劍最終將以長十米,寬度零點三米的形態成形,五分鐘后,隨著光芒越來越凝聚也越來越亮,幾乎變成實體后,衛鏗不斷地打入空間波動,隔絕可能的鏈式反應,讓其光芒暗下來,這一劍鑄造成功。
這是衛鏗應對天澤劍派最終傳承中,近萬個劍式對應的標準件。(現在系統給衛鏗的天澤派劍典,是多個時空上收集的。)
自稱“中人之姿”的衛鏗,現已經是向著這個位面最高端的制造技術發起了沖擊。
這樣的“技術攻堅”和這個世界匠人式技術磨練不同,而是將“復雜的技術,分成很多子項目”的工程思維。而每一個子項目,只需要中人之姿的人完成足夠時長的學業就能掌握!也就是說,這只考驗毅力!
【衛鏗:種田的毅力,算不上什么天賦吧。二十世紀的中國老農都能為蓋房子,買拖拉機積攢個幾十年,所以這就是中人之姿】
衛鏗在大測算中,將天澤派劍陣體系,所有的空間操作分為三類。
這三類招式,都對應著一個基礎招。分別是起手式“點星”,承接式“勾虹”,收手式“歸藏”。
其中“歸藏”最難!因為歸藏要負責將招式展開后的空間震蕩收束到幾個點,不讓雜亂的空間余波積累。確保劍陣的每個區域穩定。
也就是說“歸藏”能決定你的劍陣能擺多大。
而“點星”這個起手式是基本功,這個起手式,劍陣所有區域的基礎都是基于“點星”,劍陣所有的攻擊如何華麗,也都需要點星來定位,而點星越準確,劍陣展開的速度越快。
至于“勾虹”則是變式,每一代天澤劍尊的風格和靈性,都在這方面體現出來了。
衛鏗呢,一開始,沒有照抄系統給自己的那八千多個劍式!直接化繁為簡,從這三項開始學。
衛鏗:“系統給的那玩意太復雜了,我沒那么聰明。”
現在衛鏗老爺鑄造的重元素劍(寶器)對應的就是點星式!點星類型的招式,為八百七十種,所以衛鏗造的這個第一級標準寶器,也對應著870種變種,只要寶器煉制結束時,離子造爐收束的程序稍微變一下,就能分別對應生產出,那870個變種寶器。
衛鏗現在真的是從最基礎的方向做起,造的是只能容納一個基礎劍陣式的“無實戰價值的寶器”
若是把870個點星類劍陣式的功能融合在一起,寶器的總質量要增加六十倍!這個建造難度將幾何度增加。
而如果將歸藏類,勾虹類也都融合起來,打造成真正的實戰寶器,恐怕就是四十米長,上千噸的玩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