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工作,參與者的能力是否是劍士,對工作效率無多少影響!
但是換一種說法。這樣劍士都做不到更好的工作,大量普通人經過教育后動員起來,進行了運轉,這樣的人力運用效率,勝過了舊劍士體系無數倍。
而社會資源多了,劍士規模也就多了。
這兩年內,紫木星從星空返回的空間戰士數量也證明了這一點!激蕩起了更多的星表普通人進行技術移民。
【說的俗一點,二十世紀末到二十一世紀初,為什么流行出國留學?不就是回來后能保持等級嗎?海歸人才更好找工作。等到二十年后,這條晉升等級渠道沒了,這條終南捷徑迅速萎縮】
東方文化,只要能晉級!就能形成不亞于西方‘淘金熱’的人員趨向潮流。
在長達十年的斗爭中,星空革命軍對加入革命的隊伍,在管理上已經發展出了完善的流程。
當紫木星表的普通人進入星空,就立刻匹配公共教育,享受晉升資源。
磁力訓練所,以及消耗性能源,還有物資運用設施,甚至一些導師都準備好了。
成為劍徒級別,空間標尺者的概率是百分之三十,成為劍士級別陣伏師,光子守衛者的概率是百分之十。
而在劍師這個級別上,新空間技術訓練已經沒有多少天賦要求了。
衛鏗花費百年用百萬條時間線,搞得這一套,最重要的就是,標準化,各項指標能類同參考,能夠公平考核。
現在新道路對應舊道路來說,勝在于能源、資源產業化后,更利于普及。
~
視角回到,太空工地上。
衛鏗修完了太陽能板,來到自己小小的空間倉,打開了現在革命軍的報紙。
星空革命軍在這十五個褐矮星所構成的根據地上,現在具備“劍師”級的空間控制者數量。一百八十七名,其中九十七名都是紫木星原本劍士轉過來的,二十多名來自于風之谷區域的劍士。其余的都是本身就在太空區域成長出的劍士晉級而成的。
衛鏗敲著系統,繼續補充那個字數過億仍然在待續的論文:“道路大眾化驗證中期階段成功,而下一階段需要基數,試驗更大的論證。”
衛鏗不禁想到了渦光,心里搖了搖頭:“如果沒有天道系統,他一點特別的都沒有,而且比自己還懶,連知識和經驗,都傾向于外部輸入。故,在這時代大潮中,這種幸運兒,作用微乎其微了。”
有了進步的時代在召喚,自詡“中人之姿”的衛鏗覺得自己也要進步了
衛鏗準備下個月,讓這個身份取得革命軍中,初級光子守衛者的考核(劍士級)。
混在最大股的晉升潮流中,衛老爺覺得自己走的浩浩蕩蕩。
……
視角轉到該片星海根據地的另一顆褐矮星上。
四光年外,原先和衛鏗同一條船抵達太空城的米迦列納,她剛剛通過根據地的新空間技術等級考核。
她抬起頭看了看周圍。她思索著:“現在控制位面潮流的那位應該早就發現自己了吧!之所以到現在都沒動靜,應該是?一直都對我了若指掌?”
米迦列納撩了一下頭發,做了一個模特叉腰的姿態,眉目中帶著些許“趣味”對著空氣道:“喂,我漂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