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粵地,吉安城等地的模式。
從內到外,從基礎到上層,將這些城邦社會重新塑造一遍。
統伐區始終強調立場:
“在大一統的框架下,秉持人民安定生活,民族向上發展的恒準道義,堅持在被人民廣泛監督下的施策、治理。公正公平的對每一個人、每一個階群的行為進行引導,并對矛盾依法裁決。”
簡而言之,統伐區要將閩地全盤融進自身,城邦少數人的特權一定是要掃除的。決定治理大方向的話語權也要從少數的人回歸到大眾手里。
現在在談判桌上毫不遮掩的拋出這個方案,看似是在處理閩地,其實就是文雅的放狠話:“遲早要這么處理你。”
現在統伐區的共識精神,是衛鏗起草的,而這來自于主世界現代對近古時東方立國精神的總結“恒義,公法,明政”。
恒義,就是團結的理由:自古以來相融以一統,上蒼天,下黃土,一起承災,一起走向繁榮。
明政:就是在恒義基礎上,團結聚集時,相互之間減少矛盾和摩擦的方法!每個人吃飽飯,每個人有衣服穿,修路,種田,都是明政行為的體現之一。明政的要義,就是讓維系天下的各類人的聲音,能夠直達中心,變成方針制定的準則。
至于公法:法掌管賞罰。而所有行動的后果,都應當公正,不應為任何個人或少部分群體而扭曲。
建鄴城的城邦體系,上述一條都不占!完全可以視作文明的大幅度退化。
這百年來潘多拉東方的這些人自詡“它山之石,攻己方之玉”,玩起了地中海文明的城邦,這不是創舉,是這片大地上很早以前就棄了的舊事。
衛鏗老爺:“一人凌日,桀之獨夫”典故,就出自于中華的城邦制。只能說,建鄴這幫以好萊塢老電影為“舊文明時代啟蒙認知”的上層沒文化。
……
5月13日的會議上,統伐和建鄴之間進行了坦率的角力,深入的交換了雙方的意見,然后增進了了解。最終雙方進行了約定,加強對邊境進行管制。
所謂增進了解:
下午3:30開始,兩方的空中機械獸在贛南上空進行相互示威。
統伐軍方面的洛奇亞集群組成的空中陣列,對訓練師的機械獸進行壓制。在相互不開火的前提下,洛奇亞們將訓練師們的飛行機械獸,屁股后面飛羽都拔了。——那場面,就是成群結隊的大鵝追在后面咬。
統伐軍方面由于信息化和生產力的優勢,調來的洛奇亞數量是對面的兩倍,加載五十公斤級渦噴發動機,沖刺速度更是達到了對方的三倍。這是正義的群毆!打得建鄴城的訓練師們破口大罵,但是又不敢真正的開火。
衛鏗:“后勤,信息指揮,優勢在我。能群毆,為什么要單挑?”
……
在六月份后,長江流域的城邦區下達了公文,開始加強邊境管制。
這個決定是建鄴在5.13空中對峙后落入下風后,單方面的決定。算是對統伐區的行為進行反饋。
隨著訓練師協會們一聲令下,同時建鄴官僚決策層們,不再頒發統伐軍的通行證。
建鄴這樣的決定,讓贛中區域的城邦彈冠相慶。這幫沒腦子的地方城邦貴族,在所有的道路掛上了“禁止通行”的警示牌,徹底封了贛中地帶交易路線。
在統伐區和建鄴之間的對抗中,這些個贛中小城邦的政治家是兩個龐然大物之間關系惡化的最積極推動者。
按照這些小城邦的設想,統伐區商業出口北上的路徑就必須依賴于他們。——這就類似于明末時期,江南大族們強烈支持海禁,是為了方便自己獨占走私利益。
他們認為:現在積極封,統伐區商人一定會來求,屆時就能抽更高比例的過路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