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城群落這種蟲群意識概念的生物群中,在先前的數據模型中,其群體對最外圍的傷亡承受力近乎是無限的,也就是前線哪怕死光了死絕了,蟲群中心仍然能保持運作。
但是理論畢竟是理論,衛鏗在這個時間線上,很多理論都強有力的生長,驗證出了極限。
監察者們已經不止一次的,在多條定律上,加了一些上限。
鷹召集吞噬中心導致的蟲群中心變動事件,證明了,如果外部壓力大到一定程度,也是能讓渝城這個蟲群體系亂起來的。
~
監察者這時候回調記錄后,這才注意到,突發的渝城之瘋是有著必然的。
自潘多拉歷143年開始。
衛鏗就開始準備,準備好了第一層,開始準備第二層,準備好了第二層,嗯還可以在查漏補缺。將升級的新科技加入到戰斗體系中。
在這層層加碼的準備過程中,把渝城拖入了軍備競賽,拖入了越來越復雜的生產活動中,
也就是這樣,渝城的首腦不得不下放了組織力,生成了輔節點。
而就在首靈下放了自己職能的那一刻開始,她就不是絕對的蟲群意志了。
而在真正開戰的時候。首靈的女兒們都有了自主的意識,能感受到衛鏗(統伐區)的壓力。
而這位首靈仍然保持高高在上的態度,對下施加壓力。這就觸碰了女兒們人類基因中固有的一個要素“逆反”。
十五六歲的孩子是對父母的逆反期。
因為在進化歷程中,在這個年齡階段,已經可以獨立參與狩獵,有自我養活的能力。在當時社會中,是能夠表現出自我決定能力的個體,能快速的繁衍第二代,故這是優勢基因。
渝城在人類基因上建立的蟲群意識,是基于龍系珉這些女性個體的完全服從。
別看龍系珉等祭祀的體型外貌是成熟女性,但實際上很長一段時間,生理是維持在五到六歲,甚至更小的心靈階段。
而首靈一旦下放了生產職能后,她們的性格就相當于十幾歲的青少年,對上位長輩的錯誤很敏感。
長輩如果依舊為了面子,杜絕交流,就極有可能出現悲劇。這些在近古時代很多悲劇中都有實際案例。渝城這里只是用最惡劣的方式重演了一下。
~
在空間泡中,
白靈鹿確定了這樣的推演結果,在渝城分裂階段畫上了重點,因為這個階段,恰恰是衛鏗在進行枯燥準備,而己方監察者當時最不注意的忽略階段。
白靈鹿對自己麾下團隊的工作經驗不足進行批評。同樣是女性團隊。白靈鹿一邊處理這些新例子,一邊瞅著自己的下屬,那眼神的意思是“你們有沒有造反的想法呢?說出來,我不生氣。”
監察者的會議在和諧氣氛中開完后,
在空曠的大廳中,只剩下她一個人望著屏幕:“有多少對手,都是在你(衛鏗)的長跑式規劃中漸漸停頓,然后落了下來。真是把龜兔賽跑的策略用的爐火純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