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阿花找不到野菜,枝姐兒指定會把自己背簍里的分給阿花一半兒。
她們兩個人好的跟親姐妹似的,不,比親姐妹還要親。
這件事李氏心里跟明鏡似的。
果不其然,待到阿花走進,就瞧見那背簍里鼓鼓囊囊的,心下又滿意了幾分。
李氏確實有先見之明,阿花的背簍里確實滿滿當當的。
這樣回去也好交差。
不過阿青卻動了心思。
她瞧著那背簍里滿滿的,肯定挖了不少野菜,哪怕是平常她認為最難吃的薺菜也成了香香餑餑!
心思一轉,上前了幾步,“阿花,我長的比你高,比你有勁,要不咱倆的背簍換換吧,我幫你背著,更何況你走了這么遠的山路,腳都磨破皮了……”
當然,她可不是關心阿花的腳的。她是想著如何在阿奶面前刷功勞呢。
阿花聽了瞇了瞇眼,有些不情愿,半天沒搭話。
李氏瞧了瞧阿花的腳,這次就沒站在阿青那一邊。
當下只是說著讓她們別再磨嘰了,趕快回家去。
又想著阿花走了這么久,腳肯定磨破了,
平日里又是不爭不搶的,這次,也該讓她吃飽點了。
幾人緊趕慢趕,等到踏進家門,天色也快暗了。
夏老頭瞧著人都到齊了,就吩咐著趕快擺飯。
等到天色真正暗了的話,可真就是摸黑吃飯了。
鄉下人會過日子,確是不舍得點燈。
不過一聽到說吃飯,所有人都伸長脖子瞧著。
飯菜很簡單,一人一碗糊糊粥。一個窩窩頭。
當然,除了夏盛之外,所有的人碗里都稀稀拉拉的。
不過就算這樣,也都眼巴巴的瞧著。
夏老婆子聽到吩咐之后就拿著個湯勺,準備按照老規矩,給分著飯。
幾個兒子一定是不能偏心,碗里的粥都是一樣多,盛子讀書費腦子,一定要稠一點。至于另外兩個孫子,就比他們爹碗里少一點點。當然,那幾個兒媳婦也就半碗多一點,幾個孫女還小,也就一人半碗。不過,二房里的阿花和阿青還是照著老規矩來的……
這會兒夏婆子正全神貫注地分著飯,突然就聽見三兒媳婦的一聲驚呼,
嚇得差點沒扔了手里的飯勺,當下就罵到:“你個不張眼的瞎喊啥?沒看見這一群大老爺們正想吃飯呢,你要是不想吃就早說,省的霍霍了糧食,糟心的玩意兒……”
老三媳婦孟氏回過神來忙說道:
“娘,娘,你看看這背簍里是什么?”
一群人順著這句話望了過去。
只見地上放著三個方方正正的背簍,,最大的無疑是李氏背的了,里面有零散散的幾把野菜,旁邊放著兩捆柴。
那個小一點的背簍也是零散散放的野菜。瞧這好像還有些雜草和塵土,顯得不太干凈。
不過等他們瞧見了另外一個背簍里裝著的東西的時候,所有人都張大了,嘴巴。
你瞧我,我瞧你的,都顯得有些吃驚。
阿花瞧著,心里就更緊張了。
也不知道這些菜到底能不能吃?
夏婆子三步兩步的竄到了背簍前,里面結結實實的塞了一筐綠油油的,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