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吃飯的時候卻沒有看到他爺!
當然夏老頭有著自己的事情要干。
他把那些大米裝到了一個結實的布兜里,然后一圈一圈的綁在了自己的身上。拿了幾文錢,然后就朝著縣城奔去。
這些大米他是不敢拿出來吃的。但是可以去換些粗糧。
夏老頭剛出了村,就瞧見前面停了輛牛車。
牛車是夏屠夫家的。因為他殺豬是把好手人人都換他夏三刀。
夏三刀的兒子和自己孫子是在一塊兒讀書。
不過他兒子和自己孫子一樣。考了好幾年也沒考上童生。
兩個人見了面不由得有些惺惺相惜。不過夏三刀家有點錢,此刻正駕著牛車送自己的兒子去縣城讀書。
夏三刀和夏老頭一樣,盼著家里能出個讀書人。
原本他兒子和夏那小子一起是在王夫子在家里上私塾,不過學了這么幾年,他兒子一樣沒考上個童生,他們兩口子一合計,反正家里有點錢,不如就把自己家兒子送去縣城讀書得了。
縣城里雖然花銷大,但是為了娃兒有更好的前途,他們兩口子也舍得!
反正他們家也有牛車,來回的也方便。
今日夏三刀就是拉著自己的兒子去縣城給那夫子送禮的。
“叔,你這是要去縣城吧?不如就上來吧,坐牛車快些!”
夏三刀見夏老頭背著個布袋,想著自己也要去縣城的,不如順便捎他一程,還能賣個好!
夏老頭聽聞也不在寒顫,當下就上了牛車。
他就想著要是自己家能有個牛車就好了。
牛車總比人的兩條腿要快不是。
大概過了一兩個時辰,就到了縣城。
夏老頭就想著去糧鋪看看,然后與夏三刀道說了一聲,回去的時候再搭著他家牛車。
夏三刀就爽快的應了。
縣城這個地方夏老頭子也是常來的,哪家糧鋪賣的米好、哪家糧鋪短斤少兩的。他心里門兒清。
三拐兩拐的就走到了一家常紀糧鋪。
常記糧鋪的老板也是認得夏老頭兒的,知道他家里有個讀書人,也知道每年夏老頭都會買一回白面兒。
這年頭讀書人金貴。
雖然他也沒聽說夏老頭家孫子有沒有讀出來個什么名堂,但是這也并不妨礙他做生意。
“夏大哥,今個兒過來買點什么?”
常記糧鋪的老板笑瞇瞇的問道。
夏老頭聽聞小心地解開了自己的外衫,然后從背上取下了一個布兜,放在了臺柜上。
“大兄弟。不瞞你說,我這里有些米。想用它換些粗糧,你們要不要?”
常老板聽聞只覺得好笑。
要不是他認得這下老頭兒,早一把就給轟出去了,他這是開糧鋪的,最不缺的就是米糧之類。
換糧這句話還是頭一回聽!
不過總不好明著趕人就是了。
心思已轉,他就想著打開布兜看看,然后心里就醞釀了一個借口,反正自己家里是賣米的,就說這種米家里有,不能換的……
可是他剛打開布兜的一角,就瞧見了什么?
白花花的大米。
一顆挨著一顆,圓潤飽滿。
成色極好!
而且是自己糧鋪沒有的。
“夏大哥,您,您這米要換成粗糧?”
常記糧鋪的老板瞧著這么好的大米有些吃驚。
自古以來大米產與南方,而且每畝的產量并不高,就顯得尤為珍貴。
而眼前的這米,怕是一等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