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景泰八年了,整個北邊都是處于收縮態勢,將領門都喜歡了景泰帝的“穩重”,慢慢的也就沒有出關作戰的野心,會是誰呢?
“是皇太子殿下!”
于謙靠近王鐸的耳邊低聲說道,說完便大步向著王俊走去,朗聲說到:“馬營防務如何?”
王俊趕緊上來匯報,這個時候,大批的騎兵已經越過于謙的身影,直接進入到獨石堡中接過了防務。
----------
獨石堡的歲月靜好是朱見深不知道的,可是他從獨石堡出長城,一路向東北方向,過了灤河,又過了伊馬吐河,又過了馬盂山,這一路上朱見深徹底的放下了心,當騎兵的機動性再配上火槍的射程,以及襲擾戰術之后,自己這只幼軍徹底成了一只最難纏的部隊,一如當年成吉思汗麾下的蒙古兵。
對于敗逃的兀良哈來說,頭疼死了,這只幾千人的明軍,實在是太狡猾了,你圍,他退,你退,他擾,更重要的是,想打,打不著,想防,又防不住。只能在對方一次次的襲擾中被拖死……
兀良哈的苦難正是明朝府軍前衛的福報,所以現在的朱見深很是放松,尤其是剛剛接到了一批新的火槍和火藥,整體重新換裝之后,朱見深覺得自己就算是一口氣打到以克列蘇,重新當年宣德之后正統九年大明的威風。
這時的朱見深,風輕云淡,北望松州,東望大寧,忽然對著身邊的定襄伯郭登說道:“定襄伯,你看這里風水怎么樣……”
定襄伯郭登卻環顧了一周,沒有理會朱見深的調侃,他當然知道朱見深的意思,無非就是嚇唬自己,要把自己弄死在這里,給自己選的墳地而已。
小孩子氣啊!
我乃大明定襄伯,錫以誥券,加封奉天翊衛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子孫世襲!
我乃大明勛貴,你就算是皇太子,無三法司審判,無旨能奈我何?
淡淡的說道:“窮寇莫追,殿下,你這是把兀良哈三部往絕路上逼啊!兀良哈三部從太祖時代就一直想要南遷,圖謀大寧。到現在已然到了松州附近,殿下再追,怕是適得其反,逼的兀良哈三部不得不拼死一戰,還望殿下見好就收,好自為之……”
呵呵……
你倒是真把自己當根蔥了啊?難道還沒看出來本太子的意圖?還是說你們真正的戰略眼光就這么一點?就連他自己都清楚,想要面對北方蒙古游牧民族的威脅,大寧和開平衛在整個宣大到薊遼一代至關重要,戰略要地,自己的目的就是恢復這兩個地方的作用!
最大的敵人就是兀良哈三部。
無論后世多少穿越小說中,對所謂的朵顏三衛各種美化,對于現在的朱見深,尤其是經歷了云州堡之后的朱見深,他始終覺得,一個在東北和蒙古之中不應該有一只強有力的部落,無論它叫兀良哈也好,朵顏三衛也好,又或者叫科爾沁也好!
他最好的名字應該叫北平行都司!
喜歡土法造大明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土法造大明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