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揭人要揭短,打人以要打臉,不然還有什么意義?
就是要哪壺不開提哪壺,不然那壺下面的爐子還覺得自己火多旺呢!
朱見深這話說的自然就是為了坑一下于謙,就算是你于謙再大公無私,你還能忍受的住自己內心對于內閣的渴望?
現在可不是太祖和太宗時期,從永樂后期到仁宣之后的今天,內閣的地位越來越高,早已經超越了當年以備咨詢的尷尬地位,尤其是到了太上皇和景泰帝這兄弟倆手里,內閣成員大學士兼各部尚書,佩二品銜,這時候的內閣真的已經成長為“宰相”級,只不過當年的一個宰相,現在變成了幾人合體的內閣而已!
于謙想進內閣么?
我們不得而知,可于謙的確是是這些人中唯一一個不在內閣之中的大臣。
于謙跟景泰帝朱祁鈺其實關系有些復雜,如果不是于謙這個人太倔,太擰巴,估計景泰帝朱祁鈺也不會這般對他,正所謂性格決定命運,走到今天這種地步,于謙就不想想為什么?
比如現在,明顯的是東宮太子朱見深落于謙的面子,可諸位內閣的大佬們呢,只是站住腳,相互之間看了看,寒暄了一下,沒人說話。
甚至就連他兵部的左侍郎商輅都沒有說什么。
于謙倒是一副風輕云淡的同諸位閣老抱拳告辭,只是他沒有再去跟朱見深告辭,這就充分體現了這位大佬的心,已經被朱見深給狠狠的傷到了!
不過,朱見深不在乎,是你先傷我心的,當初我是多么想抱您的大腿,結果呢……
我大明憲宗成化皇帝不要點牌面啊!
等到于謙走遠了,四周的太監們也都離得遠遠的,朱見深才一拱手的說道:“按理說,各位都是我朱見深的老師,我也就長話短說,不說那些虛頭巴腦的東西——”
“或許你們也聽到了一些風聲,我打算在門頭溝地區重建玻璃作坊,已經跟叔父商量好了,只是現在如果加上蒙古的事宜,這事就有點麻煩了,所以——”
“諸位看看,能不能把府軍前衛的一部分兵士給派遣過去,負責一下安全事宜!當然,諸位大佬要是覺得這個不合適的,那也可以讓錦衣衛或者東廠,我反正是無所謂的……”
府軍前衛還有名字叫幼軍!
錦衣衛和東廠還有個名字叫廠衛!
兩者事實上都不是什么好事!
幼軍最早是永樂帝為他的皇太孫宣宗陛下準備的私軍,而廠衛是特務,更是被滿朝文武所深惡痛絕的,雖然說本朝的廠衛沒有像太上皇在的時候,沒有像永樂帝在的時候那么囂張跋扈,可壓制他們本身就是身為文臣的職責啊!
這么一對比,兩權相害取其輕!
王文立馬就決定了還是要派遣幼軍,畢竟幼軍還是府軍前衛的編制,還在國家的控制之下。廠衛要是借此崛起了,那他們這一屆內閣就是歷史的罪人!
“既然殿下是說到這個問題,那為什么剛才不留下于尚書呢……”
王文有些不太高興的問道,畢竟這種事,他們內閣要是能決定的話,還用啥事都叫上一個沒有入閣的于謙?當然你如果說內閣不能決定,這不是擺明了說他們內閣無能么?
朱見深卻是笑著說道:“與府軍前衛相比,其實我更喜歡用廠衛,畢竟用廠衛我不花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