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人?
朱見深一楞,有些懷疑的問道:“朵顏三衛?”
后世人對于在大明朝任職的蒙古人知道的最多,也是最熟悉的怕是就是朵顏三衛了。
朵顏三衛又稱兀良哈三衛,是明朝設置的三個羈縻衛所,分別是朵顏衛、泰寧衛和福余衛。大明洪武二十二年設立,但是第二年就反叛歸順了北元,朱元璋于洪武二十四年傅友德、郭英率軍討伐。三衛與大明的關系隨之斷裂。
但是在永樂帝還是塞王守衛邊疆的時候,就致力于招降朵顏三衛,并于永樂元年重建朵顏三衛。
但是人家只是這么多年習慣了依附強者,雖然他們沒有長遠的眼光,可是墻頭上的草,最喜歡的就是隨風搖擺,于是,朵顏三衛又因為勾結韃靼,被永樂帝征討。
甚至還與宣宗皇帝朱瞻基對戰過,結果,讓朱瞻基一戰成名,三千明軍鐵騎壓著人家好幾萬打,那叫一個丟盔棄甲啊!
可是以后呢……
宣宗后期的仁政,以及正統皇帝英宗的戰神之舉,以及現在景泰帝的軍事上的戰略守勢,早已經讓朵顏三衛慢慢的換過勁了,也開始逐漸的劫掠邊疆。讓大家對他們的印象很壞!
小丫鬟蓉兒也知道這一點,看到朱見深皺著眉,急忙解釋道:“不是的,殿下,永順伯和恭順侯都不是朵顏三衛的人,只是單純的蒙古人。”
“恭順侯吳瑾,祖父是巴都帖木兒,在歸附我朝后被賜姓名為吳允誠,父親答蘭也更名吳克忠。吳瑾自少嫻熟武藝,擅長騎射,太上皇北征瓦剌時,吳瑾與父親吳克忠、叔父吳克勤隨征。后來被瓦剌包圍,他在陣中射擊瓦剌軍。最后吳克忠、吳克勤戰死于陣內,吳瑾守護二人尸首不動,被瓦剌擒獲。瓦剌首領嘉獎吳瑾的忠義,放他回京師,陛下嘉許此人忠孝英勇,得以襲封父親的爵位恭順侯,現在掌管督操三千營!”
“永順伯薛輔,其父乃永順伯薛綬,其祖內永順伯薛斌,永順伯薛斌本名脫歡,其父為薛臺,薛臺初為元朝知院,洪武二十一年歸附明朝,賜姓薛,授燕山右護衛指揮僉事。薛斌,北征有功,進都督同知。永樂十八年封永順伯。永順伯薛綬在土木堡一役,跟從成國公朱勇遇敵于鷂兒嶺,戰敗之后,弦斷矢盡,依然戰斗,最后被瓦剌人肢解,后來得知乃是蒙古人,稱贊‘此吾同類,宜勇健若此。’謚武毅!”
“一門忠烈!”
呃……
朱見深啞然無語!
能說啥啊,人家這兩家子,可沒有對不起你大明朝,全是忠烈之士,要說對不起,那只能是你親爹對不起人家兩家!
這一刻,他的心里沉甸甸的!
這巡邊,不去還真不成,不然,自己心里這道坎就果不其然!
朱見深緩緩的點點頭,表示知道了。
望著朱見深的神情,小丫鬟蓉兒不知道哪根筋沒有搭對,鬼使神差的問道:“殿下,您不會真的去巡邊吧,要知道您父……”
下面的話,小丫鬟蓉兒沒有說,卻臉色煞白的捂住自己的嘴。其實下面的話不用說,朱見深也猜的出來,不就是自己親爹那邊破事么!
好好的一個老大帝國,結果被人家一記耳光打的找不到北,更加丟人的是,自家的皇帝還特么沒事跟人家公主調.情,然后還舔著臉去叫門……
奇恥大辱啊!
如果放到后來,這就是國恥!
朱見深略顯難看的背著小手走出了大殿,抬頭看了看頭上的煌煌烈日,低聲的交待道,去皇宮!
一路走來,現在的皇宮阻攔他的人幾乎看不到,和半年前的待遇相比,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但朱見深卻已經沒有半年前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