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與敵戰,軍中有畏怯者。鼓之不進,未聞金先退,須擇而殺之,以戒其眾。若……”
丁琥也不是那種浪得虛名之輩,這個時候看了一眼定襄伯郭登,上前一抱拳,很是端正的回答道,只是他的話沒有說完,就被朱見深打斷。
“你們真以為孤王不敢殺人?”
朱見深又不是真的不懂兵法,這事說白了就是,要是只有個別的,那就殺了,殺一儆百。這也是后世督戰隊之類出現的根本。可后面還有如果說畏敵怯戰的人多了,就不是這么個情形了。
現在反對的人是不多,可卻都是重量級的人物,更重要的是他們還都是在軍事領域只要說話,就有人聽得存在。
殺人?
朱見深當然敢殺。朱見深是代景泰帝巡邊,真正的代天巡狩,比那些所謂巡撫、巡按或者巡察都要厲害得多。算是小一號次一級的御駕親征。在面對戰場上緊急事件的時候,先斬后奏一點毛病都沒有。
這里面真心虛的定襄伯郭登只好看向地位比較高的的英國公張懋,那意思是說,你勸勸啊!
英國公張懋臉色一白,娘的,你讓我勸,這特么是熱血頭上,我怎么勸?
于是英國公張懋看了一眼成國公朱儀,遞了一個眼色,那意思就是說你年齡大一點,算是老臣,你上你說吧!
成國公朱儀卻憋了撇嘴,這事誰敢冒頭,再說了,跟自己有啥關系?我老朱家雖然沒啥底氣,但是混日子還是很有一手的,能活到現在一門倆國公府,依仗的就是無論好處與壞處,萬事不出頭,不求吃肉,只求喝湯的指導思想。
看著成國公朱儀那無動于衷的樣子,終究還是英國公家的血性還在,尤其是剛才看到自己的親侄子正帶兵走向前線,這就讓人有點無語了。
這特么我搶了我哥的英國公爵位,和我大侄子一起巡邊的時候,我大侄子戰死了了……
這以后我張懋還要不要活著啊。
英國公張懋只好直接叩首,朗聲說道:“殿下,這龍旗一豎,便是不死不休了啊,那兀良哈突襲而來的目的咱們不得而知,可如果真的豎起來龍旗,那兀良哈不論是什么目的,那都要以殿下為目標了啊!”
“臣絕對不允許殿下涉險。臣以為可以豎起我英國公的帥旗來,或者定襄伯的帥旗也行!”
這話嚴格說來,其實算是老成持重的建議,而且很合理。
畢竟,無論是英國公張輔還是定襄伯郭登的威名,也算是在這幾十年前后,威風赫赫的,真的豎起來,如果那兀良哈三部沒有什么心思的話,多半會給個面子。
畢竟,北元蒙古這些部落哪年不來長城內外擄掠一番?
定襄伯郭登一愣,瑪德,你個小崽子,你這是嫌老夫死的慢啊。這要是真豎起了我的帥旗,那最后這幫兀良哈的騎兵就算是裝樣子也會逮到老夫啊。
不能干!
還是龍旗好。
反正已經被俘虜過一個皇帝,再被俘虜過一個太子,那以后你老朱家的皇帝就別想出皇城了。以后看你們還怎么蹦跶!洪武,永樂,宣德,正統……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