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時間再次回到李奎勇身上。
1981年,新婚燕爾的李奎勇帶著夫人去開羅度蜜月。
這一度,就是十年。
潛龍特種部隊這邊已經步入正軌,在之前的戰爭中,特種兵下基層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極大的縮短了戰爭的持續時間,而最終的結果證明“大炮兵主義”是完全正確的。
于是,潛龍特種部隊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
1980年,潛龍特種部隊訓練營再次開啟,為期半年。
這次面向的是三大軍區的參戰部隊,經過實戰考驗的老兵精銳經受住了訓練營的層層考驗,重重磨難,最終有三千人留在潛龍,成了新的火種。
一聽李奎勇要去中東,鐘躍民三人立馬坐不住了。
這種好事怎么能讓這小子獨占呢?
不過,老帥哥否決了他們的申請,現在李奎勇不在,潛龍且靠著這仨延續血脈呢!
兩伊正掐的起勁兒呢!
其實,李奎勇并不樂意趟這灘渾水。
在世界戰爭史上非常罕見,兩伊戰爭雙方,居然沒有一個是正義的!
當時伊拉克和伊朗都是中東地區的強國,伊拉克在薩達姆當政時期號稱“中東雄獅”,伊朗也不是吃素的,現在都敢跟美國硬碰硬。所以這兩大強國爆發戰爭,那結局可想而知,必定是兩敗俱傷。可要追根其戰爭爆發的原因,居然得從一條河說起。
這條河就是著名的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匯流之后流向波斯灣的一段河流,這條河也是伊拉克和伊朗的一段邊界。
伊拉克原本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一個行省,早在17世紀,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就和波斯帝國因阿拉伯河在波斯灣的出海口歸屬問題發生過爭議。后來1918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崩潰,英國代表伊拉克繼承了奧斯曼帝國對阿拉伯河的主權,直到1937年,伊拉克和伊朗才確定了雙方邊境,阿拉伯河出海口地區歸伊拉克所有。
如果不是阿拉伯河這一個出海口,伊拉克就是一個完完全全的內陸國,有了這個出海口,伊拉克境內豐富的石油資源就可以運出去,這對伊拉克實在是一個大大的好處。
伊朗本就和伊拉克不對付,此刻不能眼睜睜的看著伊拉克做大,因此便出兵占領了波斯灣上的阿布穆薩島、大通布島和小通布島,打算以此來牽制伊拉克。
伊拉克本來出海口就小,此刻在波斯灣上又被伊朗所牽制,伊朗一旦封鎖了波斯灣,伊拉克的石油則無法運出,以石油為經濟命脈的中東國家,石油運輸通道一旦被封鎖,對本國經濟無異于滅頂之災。
1980年9月2日,薩達姆單方面廢除了1975年雙方簽訂的《阿爾及爾協議定》,以阿拉伯河出海口東岸被伊朗非法占領為借口,突然對伊朗發動襲擊。
然而,最初邪惡的是霍梅尼治下的伊朗。
出于對他的害怕,阿拉伯國家和西方國家都一邊倒的支持首先挑起戰爭伊拉克,但打到后來伊拉克也歪了,生化武器什么的想扔就扔……
戰后,薩達姆就直接黑化了。
為了賴掉150億逾期貸款,盡然直接出兵侵占了科威特,當然他對科威特的野心也不是一天兩天了,貸款只不過是個借口罷了。
兩伊戰爭,是用先進武器打低水平戰爭最典型范例。
而且,打了整整八年,什么問題都沒有解決,從戰爭結果上看,誰都沒贏,因為安理會的588號停火決議讓雙方都回到了開戰前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