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方世界界廣袤無邊,究竟有多大白山散人也是不知道,畢竟他連明國都沒有出過,修為也只是勉強達到了筑基境界而已。
正如前世人們所臆想的那樣,修仙也是一步一階梯,有著明確的等級劃分的。
此界修煉,從凡俗境界由低到高,至仙境,再至道境。
修煉當然是越早越好,除非是大能轉世,不然門派,散修培養弟子多是從六歲往上的孩童開始培養,打熬肉身磨煉心性。為日后正式修仙做準備。
林清羽就是白山散人為了傳承自己的衣缽,花費十數年時間,走了大半個明國才尋到的有慧根的孩童。
林清羽從七歲開始就跟隨白山散人學習打熬肉身,此境界為鍛體境。在這個境界通過或是站樁,或者拳法,或是呼吸吐納,藥浴等手段,使肉身初步打熬圓滿。
此境界還不能稱為修士,尚且沒有任何超凡手段,頂多以一敵數,尚且屬于凡夫俗子之流。
鍛體之后是為養氣。此境界在鍛體基礎之上感應全身氣血,化為內息,通過各種獨門呼吸吐納之發增強氣血,壯大五臟。
養氣之上便是通脈之境了。此境界修士要感應全身經脈所在,運轉內息,搬運至經脈,化為真氣,此境界為修道路上不大不小的一個關卡,雖然沒有太大難度,但是總有些冒進之人,突破之時不謹慎,不僅突破失敗還傷了未曾開辟的筋脈,影響以后的道途。
通脈境界的修士,內息化作真氣在經脈中運行,逐步運轉周身,從小周天到大周天,最后百脈俱通,感應天地之橋,化真氣為真元,是為筑基境。而白山散人便是一位筑基初期的修士。
在打通天地之橋,突破至筑基境的時候,由于第一次與在天地交感,每個修士都會根據資質,機緣,悟性等因素,感悟到一個到數個不等的天賦小神通。例如白山散人的天賦小神通就是誅邪劍氣,八卦游龍步,和回春術三門小神通。
修士筑基之后才算是法體初成,領悟小神通,壽元最多可至三個甲子,并且可以祭煉法器,馭物飛行。
白山散人資質并不好自從突破至筑基境界之后,修為便數十年不得存進,因此筑基境界之上的心寂,玉液境界他也就不再奢望,而是專心的開始教導弟子,力求弟子能夠青出于藍。
而林清羽也算不負白山散人所望,七歲開始隨白山散人修行,一年便把肉身打熬圓滿,之后又是僅一年就把內息化作真氣運行周天,僅三年便周身百脈俱通,達到了通脈大成的地步。
而后便開始修行入定,觀想的功夫,至今已有兩年,在白山散人坐化前,已經隱隱的感覺到了天地之橋的壁壘。可惜的是冒然突破,原身一命嗚呼,林清羽李代桃僵,把原身的一切都繼承了過來。
而林清羽的到來不僅繼承了原身的一切,還把原本因突破造成的精神損傷修復,天地之橋的壁壘也感覺不再那么牢固,只待再磨合一段日子,林清羽就有把握正式突破到筑基期。
只有突破到了筑基期才能自如的運用白山散人留下的東西,不然僅憑通脈境界的真氣催動法器,沒幾下人就干了。
林清羽雖然打算茍到大結局,但是在修仙界實力才是自身保障這點還是明白的。君不見韓跑跑,打不過也能跑,隔壁二次元漩渦周旋,一路周旋到最后才無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