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林清羽自從得到《道經》之后,便開始潛心參悟,力求盡快轉修,重鑄根基。
《道經》全名為《太上無量混元得道寶經》,是可以結成數種道果,直指超脫的無上功法。
而林清羽在接受了《道經》的功法傳承之后還驚奇的發現,《道經》竟然能夠根據修煉者的自身條件,自行演化適合修煉者本身的修行方法。雖然大方向都是奔著功法最終的幾種道果而去,但是細節上會更加適合修煉者本身。
而《道經》作為無上功法,更是在有一個人修煉的情況下,不會再有第二個人修煉成功,具有唯一性。
每每想到了這里,林清羽也不由得扶手稱妙,連連贊嘆,大能們的智慧果真不是自己這種凡夫俗子所能想到的。
《道經》雖為無上功法,但是在凡俗境的基礎部分并不是多么的晦澀難明,林清羽僅用了一年的時間,變完全參悟透了從鍛體到筑基境界的部分,而后便開始轉修。
轉修功法不是要散功重修,而《道經》中也記載了如何由其他功法轉修成《道經》。
《道經》所修成的真元名為無量混元真元,分屬先天,可演化為諸多大道,而由于此功法主要根據三清天尊的功法所推演,所以修煉《道經》日后能結成的諸多道果中,就有玉清混沌無極元始道果,太清太極陰陽道德道果,以及上清末運混洞靈寶道果。
此外還有數種道果,各種玄妙暫且不一一細說。
而林清羽修行《道經》所擁有的無量混元真元,本身包含無極屬性,是無極混元大道的體現,可以專修,也可以演化為由先天無極演化而來的多種先天大道,如先天五太,即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極。以及混沌,陰陽,造化等。
而先天五太又與先天五德,即圣德,福德,功德,陰德,道德以及先天五運,即命運,末運,截運,劫運,滅運等大道互為生克。
五太,五德,五運等先天大道共參,未來成就自然不可限量。當然,林清羽不會跟傻子似的好高騖遠,剛開始修行自然要循序漸進,由先天五太開始,逐步修煉,所以在金丹之前,林清羽要做的的事領悟五太精意,打磨自身無量混元之氣,在境界金丹的剎那,演化無量混元為先天五太。成就五太金丹,
這也是林清羽在參悟玩《道經》后,給自己定下的目標,走前人老路,固然可以按圖索驥,少走彎路,但別人的道終究是別人的,既然有了新的發展道路,林清羽自然也想拼一把。
雄心壯志誰都有,林清羽雖然是一個喜歡安逸,性子隨和的人,但卻也并非胸無大志。既然都已經有這樣的機會了,成佛做祖想想也不錯不是嗎?
。。。。。。
《白山黑水養氣明心經》所修來的真元質量上遠遠不能和《道經》的無量混元真元相比,所以當開始運轉《道經》后,便見白山黑水的真元飛速的開始消失,而大概每二十份的白山黑水真元才勉強的化作一份的無量混元真元,還是看起來十分稀薄的。
所以在最后,林清羽那些在自己看來還算渾厚的真元當完全轉化之后,在丹田氣海中就僅僅剩下了不到嬰兒拳頭大小的一個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