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娛樂公司的事情也不著急,現在一切重心還是把金龍公司做起來,只要廣告播出,同時設備到廠,康師傅紅燒牛肉面這個牌子就徹底打響。
那時金龍食品有限公司將不再是一家沈城的小企業,將會成為全國矚目的食品公司,那時公司才有了在全國市場上和其他企業一較高下的資本,真正的商業大戰才算是真正開始………。
時間一出溜就到了大年三十,林云早上六點多就起床了,他和徐慧約好要去趕集。
徐慧就住在林家不到五十米的一棟住宅樓里,宋春濤和杜滿墩都在這住,兩室一廳三十五平方米,每月五十塊錢租金,絕對的高價。
徐慧穿著一身白色的棉大衣和林云向集市走去,剛剛下過一場雪,徐慧那一身白色和周圍融合在一起,渾天一色白茫茫。
兩個人走了大概半個小時,前面出現了一片集市,吆喝聲四起,安靜的黎明也被這聲音吵了起來。
在集市口的地方有塊牌子,上面寫著“安家堡菜市場”。
這個安家堡菜市場可有年頭了,建國前就有,那時這里是安家堡村,有幾百戶人家,因為周圍有很多村莊,所以每到農歷十五和三十兒農民們就自發到這里買賣,那時有錢物買賣,但最多的還是物物交換,一棵白菜換三根黃瓜,一只雞換兩條魚,總之大多數人都是為了換取自己所需的物品。
參與的人多了,久而久之就成了一個大集市,特別是大年三十兒這一天,最多時有幾百個菜農,數千人到此買賣,算是沈城西部最大的一個集市。
后來,沈城開始建設工廠,大量土地被占,村莊變成了工廠,農民變成了工人,但這個集市還是被保存下來,畢竟這是民生,老百姓需要這樣的集市。
再后來,國家實行公社制度,蔬菜糧食都由公社統一種植,統一買賣,私人之間買賣屬于非法行為,于是這個集市就沒落了,但那時工廠建設也陷入停頓,這塊地也沒用,就空在這里,數年時間長滿了荒草,就如農村經濟一樣無比蕭條。
直到改革開放后,聯產承包制度首先在農村開始,農民憑著智慧和勤奮讓農村經濟煥發了活力,集市也漸漸復蘇過來。
其實,國家的農村經濟絕對充滿了活力,甚至超出一般人的想象。
在前世,林云接觸過很多相關資料,在改革開放初期,農村實行聯產承包制后,大量的農民化身集體企業工作者,生產出的各類小商品竟然可以為國家賺取外匯,甚至一度成為國家外匯收入的重要一部分。
只是這個階段非常短暫,在國外資本進入后,國外工廠建設起來,高品質的產品很快占據了市場,同時工廠聚集,需要大量勞動力,無數農民入城打工,進而開啟了農民工時代,這些都嚴重打擊了農村集體經濟。
當然,普通集體企業的衰敗不可避免,因為只要涉及到市場,就與生產力息息相關,在改革開放的大勢之下,生產力決定著所有企業發展的命運,生產力不適應社會發展,必然會被淘汰,大多數集體企業因為勞動力低下而被淘汰,這無可厚非,但農貿市場的發展此時已不受限制,老百姓在農貿市場上購買著所需要的蔬菜和肉類。
農貿市場的興起又讓副食品商店逐漸衰落,如今在沈城,這種采取統購統銷方式的商店已經不多了,當然,其根本原因還是農民可以不受限制的飼養家禽家畜和種植蔬菜,他們采用了更快更直接的自銷方式,途徑還是農貿市場。
歸根結底,自由的市場是可以充分調動人們的積極性,不管是生活也好,致富也罷,人們需要的是一個自由、公平、公正的機會,這就是改革開放帶來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