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保證金就是加杠桿的交易,比如這筆交易要繳納百分之十的保證金,那杠桿效應就是十倍,百分之五的保證金就是二十倍。
“兩天后期指下跌到一萬六千一百點?”
交易員看著林云,臉上有些疑慮。
現在的大盤指數是一萬六千六百一十點,每天的大盤變化的確很距離,但震蕩范圍也只是在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二之間徘徊,再加上島國央行多次發表注資公告以增加投資者信心,所以投資者對股市近期內守住一千兩百點還是有信心的,此時有人期指兩天后下跌到一萬六千一百點,這可有些不尋常。
交易員再次確認林云的交易倉位,林云重復了一遍,依舊是一萬六千一百點。
交易員不再多說什么,島國的金融市場還是很自由的,只要不違規,你就是建倉在一百點也沒人管。
通過電腦計算,兩天后,交易日結束后期指下跌到一萬六千一百點需要繳納百分之五的保證金,這就意味著杠桿率是二十倍。
杠桿率二十倍已經非常高了,表明市場多空雙方對這個倉位很不看好,也就是說明概率非常小。
而百分之五的保證金同時意味著非常容易強制平倉甚至是爆倉或穿倉。
然后林云繳納保證金三萬米元,這代表一旦交易成功,林云將獲得六十萬米元的收益,可一旦沒有達到這個指數,林云也將賠付剩余的五十七萬米元,收益和風險并存。
期貨交易有一項規定,就是并非在交易期限結束后實行結算交易,而是在過程中,一旦風險超過這筆交易的杠桿率,就需要增加保證金,以抵消券商的風險。
比如林云買的是交易日結束時一萬六千一百點,如果交易過程中期指下跌到一萬六千點,即便交易結束,期指回到一萬六千一百點,可在一萬六千點的那一刻,你的保證金如果無法彌補此時的杠桿率,那必須增加保證金,如果不增加,那么券商會強制平倉。
期指交易屬于期貨交易的一種,風險極大,就是因為交易帶杠桿,杠桿這個名字很好的解釋了交易的特性,用少量的保證金就可以撬動更多的資本交易,成功了,獲利極大,可失敗了也是錯失慘重。
股票交易,最多就是投入的資金全部虧掉,期貨則不同,投入十萬,但最后虧掉的可能是一百萬。
林云當然不擔心自己會被強制平倉,爆倉或者穿倉,一萬六千一百點已經是當天的最低下限了。
在別人眼里,林云此舉太過瘋狂,完全是賭命一樣,二十倍杠桿,同時也代表著你成功的幾率只有百分之五,只有瘋子才這么干。
不過這兩年島國股市里瘋子太多,不少人都跳樓了,交易員也見怪不怪。
但對林云來說,期貨就是他的提款機,只要他知道大盤指數的變化,他甚至可以把市場上的多空兩方吊起來打,打的他們連媽都不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