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建國,這個國家在一片廢墟中逐漸恢復過來,短短三十多年就有了一套健全的工業體系,人們的生活也好了很多,跟西方發達國家比不了,可也能吃上肉,穿上好衣服,這些他們都看在眼中。
如今改革開放,國家更是飛快的發展,一年的成績就比得上以前數年,城市的變化日新月異,這些不就是成就嗎?實實在在發生的成就,為什么有人無視這些成就呢?
林云對錢老這輩人由衷的敬佩,他們的境界非常高,到了一個后人難以企及的高度,即便林云見識到了國家強大的那一刻,但自認跟錢老這些人相比,依舊差的太遠。
這一輩人真的是堅信國家會好,整個民族一定會復興,這種信念就如思想鋼印一般深深烙在腦海,即便在最艱苦的時期也沒曾動搖過。
林云開口道:“錢老說得太好了,我父母從小就教育我,告訴要愛國,無論什么時候都要做對國家有益處的事情,現在我做生意,有了一點錢,他就常常跟我說:有錢了就要行善事,多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不能為富不仁,這是我們的家訓,不敢忘記!”
錢里長點了點頭說道:“這就對了,你父親那一輩四五十歲,從小也吃了不少苦,為國家發展做出很多貢獻,到了你們這個時代,特別是現在,國家改革開放,發展越來越好,金錢觀念也濃厚起來,這沒有錯,市場經濟嘛,可以解決貧困問題,但錢多了更要注意思想問題,不能鉆到錢眼里去,不能眼里只有錢,那樣就走歪了,你父親告訴你多幫助有需要的人就很有眼光,是個明白人,值得很多人學習。”
林云接著說道:“其實在我看來,用金錢幫助有需要的人最容易,但做實業的企業家要有大眼光,擔負民族企業復興的重任才是企業家最需要做的事情。”
“哦?擔負民族企業復興?你的認識很好嘛,那我問問你,什么是民營企業?”錢思長做為經濟學家,對民營企業,但如何發展卻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現在這個小孩子提到民營企業,不由得來了興趣。
林云也不怵,接著說道:“我們國家在改革開放之前都是國企,企業性質是集體所有,民營企業恰恰相反,是個人所有……!”
錢思長擺了擺手說道:“不要說這種概念性的東西,我問問你,國企和民企的差別是什么?”
林云接著說道:“國企很好,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咱們國家建國之初,就是靠著國企才在最短時間內初步建立起工業化,是我們國家的基礎。
但國企缺乏活力,特別是在改革開放后,無法承擔所有人的經濟需求,于是國家開闊了思路,允許私人辦企業。
民營企業同國企相比會更靈活,對市場更加靈敏。
對外,能夠在更短時間內接受西方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對內,更能見解老百姓的需求。
比如我們金龍公司,看到了現在的方便面市場缺少更好的產品,于是就制作出康師傅方便面,益民食品廠就沒有這種靈敏的嗅覺。”
錢里長呵呵一笑:“的確如此,改革開放之下,產品都得適應市場經濟,益民方便面不適應市場,那它就要被淘汰,怨不得別人,你們適應了市場,自然能夠賺錢,這就是市場經濟優勝劣汰的原理,但我問你,為什么國有企業會出現這種情況呢?你知道原因嗎?”
錢思長已經開始考林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