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時代不同了,九二年,糧票、油票和肉票已經開始淡出了人們的生活,物資匱乏的時代漸漸遠去。
時代遠去,人們的思維也開始轉變,以前買東西受氣,現在憑什么還受氣?我也不是受氣包。
消費者沒有人愿意做受氣包,可百貨商場的服務員們還沒轉變態度,也是,我賣多賣少都賺一樣的工資,憑什么去討好你?你不愿意當受氣包,我更不愿意,所以很多人還是那副臭臉,愿賣不賣。
消費者當然不愿意看那一張張臭臉,恰好此時出現了很多個體小賣部,自己進貨自己賣,立刻就把消費者吸引了過去,百貨商場開始冷冷清清,結果那些服務員們也完了,沒有人買東西,百貨商場瀕臨倒閉,員工工資開不出來,接下來就要失去工作。
時代即將拋棄百貨商場這種銷售模式,但也讓一些人發現的商機,正州亞細亞集團第一個站了出來,首創顧客就是上帝的服務理念,結果就成了爆款。
其實,并不是亞細亞集團本身成為爆款,而是服務理念的改變,這個理念,宣告消費時代的來臨,而這個時代,最重要的核心就是消費者,誰能讓消費者開心,誰就能賺大錢。
如何讓消費者開心?服務態度只是最膚淺的方式,更深刻的太復雜了,甚至連消費者自己都不清楚。
比如康師傅方便面,有滋有味,有湯有肉的面,不就是迎合了消費者的需求,才成為爆款嗎?
還有多年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這是智能制造下創造出的爆款產品,接著就是微博、短視頻、彈幕、聘多多等等,這是在互聯網時代下的爆款產品。
每個時代都會有大量的爆款產品出現,迎合了消費者的口味,一旦被人踩中,那就是站在了風口,想不賺錢都難。
在九十年代初期,真正能迎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其實并不多,煙酒這些產品就不說了,任何時代都是人們必須的東西,算不得爆款。
電器產品呢,也就是什么電冰箱、洗衣機以及電視機這些東西,雖然大家都想要,可價格貴,不是一般人能買得起,距離爆款還差的遠,汽車更不用說。
衣服鞋帽類有一些,比如以名噪一時的“皮爾卡丹”為代表的洋裝,以設計新穎著稱,一經推出就引領了時代,另外還有牛仔褲、喇叭褲等等,直接改變了老百姓的審美觀。
不過這些衣服制作起來很簡單,幾臺縫紉機加上一幫裁縫就能做出來,短短幾年就有無數服裝企業誕生,原來的爆款隨之平庸,只能期待下一個爆款出現了。
其實最大的爆款還是食品飲料類行業,康師傅方便面算一個,還有健力保飲料,這也是爆款產品。
還有嗎?當然有,而且是九十年代出現爆款產品最多的行業,這就是保健品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