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文悅擔任合資公司的副總后,本想再接再厲把美加凈和露美兩個品牌做大,但很快就發現,莊臣集團壓根就沒想理這兩個品牌,他們把精力全部放在了自家品牌的宣傳上面,美加凈和露美在國內的銷量急劇下滑,一年內的產值縮水八成。
其實這是國外大公司的傳統套路,打著幫忙的旗號收購華國品牌,同時給一大筆錢,讓你覺得人家是國際主義精神,可收購后立刻雪藏起來,你的民族品牌就此完蛋,不僅僅是什么美加凈和露美,還有飲料行業也是如此。
葛文悅反應了過來,發覺不對勁,在這么下去,美加凈和露美就徹底完了,于是當機立斷回到了盛海家化,重新擔任總經理,然后又花了數千萬元把美加凈和露美買了回來。
今年是九二年,按時間來算,美加凈和露美兩個品牌應該已經被盛海家化買了回來。
葛文悅重新奪回兩大品牌,然后又一次帶領家化公司奮起直追,很快就重現輝煌,最高時年產值達到了八億元,成為了家化領域的民族之光。
盛海家化和葛文悅的命運后來怎么樣呢?
九八年,盛海家化風頭正勁,可母公司盛海日化完蛋了,拖欠各項債務多達三億元,主管部門沒轍,讓家化公司收購日化公司,也就是分公司收購母公司。
要知道盛海家化只是一家擁有一千人職工的中型企業,而盛海日化公司卻擁有七千多人職工,雙方根本都不在一個量級上。
沒辦法,家化公司始終屬于國有企業,葛文悅只能按照上級命令對母公司進行收購,替對方償還債務。
整整五年時間,葛文悅基本完成了收購任務,但因為浪費了太多精力,同時耗費了三億元的資金,盛海家化元氣大傷。
此時已經到了二零零九年,大量國際巨頭公司早已在國內站穩了腳步,各種化妝品占領了市場,盛海家化再想回到巔峰非常困難。
為了吸收資金,主管部門再次對盛海家化實行改革,尋找實力強大的民族企業入股家化集團,找來找去選出了兩家企業,一個是平安集團,另外一家是海航集團。
葛文悅對于資本介入非常敏感,當年莊臣集團收購家化給他留下了無法磨滅的深刻記憶,他搞清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很多資本根本不在乎踏踏實實的工作,他們只在乎股市上的股價,收購你是為了抬高股價,從而在股市上獲利。
在和平安與海航兩大集團的談判過程中,葛文悅選中了前者,平安集團的負責人也承諾收購后不會在短期內給家化集團壓力,在這個前提下,平安斥資五十億收購家化集團百分之七十的股份,成為了家化集團的控制者,平安集團入主家化公司。
有了錢,葛文悅終于可以放開手腳,對家化公司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開發出新產品,發誓要重新帶領大家殺出新的一片天。
葛文悅的確厲害,高端品牌佰草集在眾多國際品牌的圍攻下也不落下風,連續三年都保持著百分之十五的增長,品牌復興似乎就在眼前。
此時問題又來了,平安集團用了五十億元收購百分之七十的股份,作價明顯高于家化集團的實際價值,平安集團實際上是承受著巨大壓力,而且這五十億元中有大部分來自金融短期產品資金,需要在短時間內獲得回報,如果以家化集團當時的市值來算,需要三年內,股價每年至少增長百分之三十才能實現收支平衡。
三年時間,家化集團發展很好,可資本依舊覺得遠遠不夠,投資回報率的壓力讓平安坐不住了。
終于,平安集團給出目標,要求家化公司的市值要在接下來的兩年增長百分之四十以上,這就是資本的目標,偏偏葛文悅是個倔人,完全不聽大股東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