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昌發嘆氣道:“那又能怎么辦?總比什么也不做強,華強,你準備一下,然后和體改委蓋主任一起去趟沈城,見見金龍公司的負責人………對了,聽說金龍公司的負責人是個小孩,誰知道他?”
周華強馬上回答:“區長,我打聽過,金龍公司的負責人的確是個小孩,叫什么林云,今年好像才十七八歲,這個小孩很厲害,帶領金龍公司在一年內就從一家街道辦企業發展成現在的規模,是個了不起的人。”
“林云?十七八歲?年紀太小了,是不是有什么背景呀?”梁昌發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一個十七八歲小孩子能干成這么大的事?
周華強顯然對金龍公司有一些了解,接著回答道:“林云這個小孩子沒什么背景,父親原來承包了一個街道辦面粉廠,生產方便面,一年產量不過十萬袋,馬上就要破產了,結果他兒子林云接手,也不知道用什么辦法讓企業起死回生。”
梁昌發贊許的點了點頭,指著陳長庚道:“老陳,什么叫做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你連對手最基本的信息都不掌握,怎么和人家競爭,你呀!老了,不適應這個時代了。
這樣吧,你最近就趕緊退休,國家都說了,現在要大力扶持年輕干部,因為他們有闖勁,有能力,眼界也開闊,人家十七八歲的小孩子能干出這么大的事業,華強今年也就三十幾歲吧,我看可以接替你工作,也該讓年輕人上去了,因為時代不同了!”
梁昌發一句話,在雙峰廠勤勤懇懇干了近四十年的陳長庚正式退休。
其實梁昌發這是保護陳長庚,做為區里的一把手,他最了解當前的政策,對國有企業來說,規模小企業如果賺錢還可以暫時維持現狀,如果虧損嚴重,省里包括市一級提倡進行改革,再加上臨州市開放程度要比北方塊的多,改革的步伐逐漸加速,像雙峰廠這種企業都在改革范圍內。
改革代表著重生,也代表著陣痛,就如兩年前的臨州市食品廠,原有職工一千六百多人,被哇哈哈收購后只剩下了七百多人,一大半失去工作,多是那些年紀大的工人以及沒有技術的行政人員,特別是食品廠的領導干部,私人企業會要他們們?有本事的技術人員才可能要,至于這些人,回家吧?
如果雙峰廠實行改革,陳長庚一定會被淘汰,做為雙峰廠曾經的功臣,區里也于心不忍,還不如讓他馬上退休,以后的生活起碼還有保障。
聽了梁區長的話,陳長庚還有些不服氣,“區長,我還可以干幾年,廠子里的工人都聽我的………!”
“老陳,你別說了!”
蓋世杰攔住對方訓斥,“還聽你的?剛才誰聽你的話了?我告訴老陳,現在是市場經濟時代,你的那一套都過時了,別廢話,明天就去區里辦退休。”
“嗯………!”
陳長庚低著頭不吭聲了。
梁昌發又說道:“華強,收拾收拾,明后天就和蓋主任去沈城,你們兩個人先和林云談一談,看看他的建議,如果可以談,我也可以去沈城和對方見面。”
蓋世杰接話道:“區長,要談也是對方來臨海市,您怎么能去沈城呢?”
梁昌發苦笑道:“如果金龍公司要收購雙峰廠,我們就燒高香了,得跪著請人家來,你們不當家不知道我們這幫人的苦嘞。”
如果企業破產,所有債務和職工問題全部就得由區政府承擔,梁昌發能不頭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