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那你休息吧,我一會兒打兩壺開水,床底下有方便面,餓了直接吃面。”
一上午都是課,中午回來時,邢鴻飛正在吃方便面,三袋一起吃的,一飯盒裝的滿滿,此時的他早沒了早上那病怏怏的狀態,全好了!
也是,他就是螃蟹吃多了,拉出去,恢復一上午就沒事了。
屋子里全是方便面的香氣,除了林云外,其他人的饞蟲立刻就被引了出來,那還等什么,一人兩袋方便面就開吃吧,不過林云沒吃,總吃方便面容易長胖,自己還是吃食堂吧。
就這樣,林云的大學生活開始了,三十二名同學,幾天內就混熟了,不僅內部熟悉,其他班級的學生也都認識了不少,這一熟悉,很多同學的本性就顯露出來了。
比如周勁松,他很喜歡流行音樂,邁克爾杰克遜,猛士的士高都會哼上幾句,畢竟是首都天城人,接受過一些西方流行文化。
有的學生喜歡踢球,天天在操場上狂奔,回到寢室滿身的汗味,然后就跑到水房跟別人搶水龍頭洗澡。
有的學生喜歡文學,天天手捧著王國真、海子和顧成的詩集,嘴里默念著: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不過在九二年,這些曾經影響過一代人的現代詩人已經漸漸沒落,也就一些學生還會在某個角落誦讀他們的詩歌,人們已經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賺錢上,誰去管什么朦朧詩?狗屁,詩歌能賺錢嗎?
大勢之下,這些追求極致理想主義的詩人們將紛紛被這個時代拋棄,反而是瓊搖阿姨和金庸大俠的通俗文化漸漸勢起,還有以王碩為代表的痞子文化,也將成為這個時代的注腳。
當然,大學生們最關心的還是學業,如果說管理學院最難的課程是什么,林云覺得是高等數學。
還以為管理學沒高等數學呢,可惜猜錯了,統籌學和統計學這都是管理學院的課程,同時也是以數學為基礎的課程,各種線性代數和象限函數,學的腦袋都要炸裂。
數學很難,不過在其他人眼里,還有更難的課程,那就是英語。
八四年開始,國家就在一些大城市的高中開設英語課,到八十年代末,全國開始普及,不過限于師資力量太差,畢竟教英語的老師很少,所以效果也就那么一回事,就是背背單詞,傳授一些簡單的語法等等。
高考英語也很簡單,難度可能連十年后的初中英語都不行,可即便如此,很多高考學生英語科目也是考的一塌糊涂,十幾分,二十幾分比比皆是,很多學生數學能考滿分,結果英語弄個五分八分,就這成績,放在十年后連專科都費勁,好在這個時代大家水平差不多,靠英語是拉不開分數的。
英語這么難,于是就可以看到,每天早、中、晚,在學校的樹蔭下、池塘邊、人工湖旁,總之任何地方都有一幫手拿著英語書,嘴里默默叨叨的人,很快,林云寢室就有三個舍友也加入其中,特別是鄧遠明,家住農村,其他科目還可以,就是英語,完全是兩眼一抹黑。
對了,鄧遠明高考英語成績是四十三分,總成績四百一十五分,比林云還低,好在他住的那個城市屬于偏遠地區,華夏大學在那里的招生分數不高,只有四百分,不過鄧遠明已經是他那個縣城的高考狀元了。
林云的英語水平不用說了,第一節課就能全程和老師對話交流,直接把所有學生都鎮住了,別說是學生,就是老師也有點懵逼:這水平比我還牛吧。
按照老師的看法,林云的口語和聽力已經達到了專業老師水平,可以畢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