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會有某個人創造出了改變世界的東西,但這種創造,也必然是在前人不斷積累的結果,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比如牛頓的牛頓定律,還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不是個人的成果,兩個人只是更進一步,得出了一個明確的結果而已。
這個世界上,沒有所謂的英雄主義,個人奮斗并不是個人英雄主義,兩者其實不同。
電影中的個人英雄主義在米國都沒有,但他們還是在宣傳這種理念,對他們自己來說,這種理念讓全世界的年輕人都跑到米國,為他們服務,對其他國家來說,這種理念影響了本國年輕人,進而懷疑自我,拋棄自身文化。
可殘酷的現實是:任何一個拋棄自身文化的民族不可能長久,我們華夏民族為什么會存在五千年?就是因為華夏文化的凝聚力,如果這些傳統都沒了,那我們的民族也就沒了。
如果那樣,國家和民族都要毀滅,而米國人,一定會非常高興,因為那樣,他們就會永遠控制我們。
就像現在的毛熊國,他們的結局只有兩種。
一是被米國徹底屠殺至死,從此再無這個國家和民族。
二是出現一個強權人物,救毛熊國于危難之際,起碼可以活下去,但毫無疑問,即便可以活下去,這個國家再也不會成為一個經濟強國,他們已經殘廢了,別說是米國的對手,再過兩年,我們都會徹底甩開他們,這個國家再也不會進入世界強國的候選人名單。
說到底,米國通過文化傳播的英雄主義完全是一種虛構的文化,他們自己都不存在,恰恰相反,統治米國的那幫資本家們都團結在了一起,想盡辦法對其他國家進行瘋狂掠奪,得到了真金白銀的好處。
至于英雄主義,就留給了那幫不明所以的普通民眾,用個人主義思想分化普通人團結在一起對抗他們的念頭,你們可以公開游行,也可以發表各種言論,看上去很好,但有用嗎?其實沒用。
米國的種族矛盾最為嚴重,黑人們天天上街,有什么用?一點用沒有,只不過是讓你彰顯一些個人英雄主義而已,沒問題,米國政府讓你彰顯,不會阻止,可如果這些黑人放棄個人英雄主義,團結起來,形成力量后,那時你再看看米國政府是個什么態度。
六十年代的黑人運動的領袖路德金是怎么死的?就是因為意識到了個人英雄主義式的辦法根本沒用,只能將大家聯合在一起,通過強硬的手段方有可能,結果他的思想剛剛轉變,就遭遇不測。
哼,這就是米國統治者的伎倆,外人覺得路德金推動了黑人權利,可那是在沒有威脅到米國統治者地位的前提下,在這個前提下,米國統治者還會配合你,以彰顯他們的大度。
可如果有人意識這幫人的統治實際上就是各種問題的根源,同時要進行反抗時,那這個人很快就會消失,從物理上徹底消失,最生動的例子就是和路德金同時期另外一名叫做馬克西姆的黑人,他走的道路就是堅定的反抗,可惜很快就被干掉,他的名字你們知道嗎?
這些人早就暗中操控了一切,看的無比透徹,他們將自己真實目的藏在了迷霧之下,無數人都被迷惑,覺得他們很美好,孰不知這美好的背后藏著無盡的罪惡,很少有人能夠透過這層層迷霧看到本質,即便我的這些話講給他們聽,他們也不會相信,這才是西方文化傳播的恐怖之處。”
“………………!”
現場鴉雀無聲,張建國等人當真是被林云的話嚇到,可以說,他們的三觀都快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