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錢就去死,不要擋我賺錢!這就是資本家眼里應該有的世界,他們不會關心普通人,大家可能會說,米國是資本國家,可老百姓也過的很富裕呀?似乎也沒受到資本家的迫害呀?
如果這樣想,你們就大錯特錯,資本家的目標是賺錢,他們要靠著普通人賺錢,怎么讓他們賺錢呢,當然支付報酬,這個報酬是多少?有具體的百分比嗎?
還是舉個例子,我們金龍公司員工平均工資接近四百塊錢,大家覺得這個工資怎么樣?”
張新迎笑道:“你的員工平均工資都能達到四百,這很高了,華夏大學一位普通副教授的工資也就這么多,我每個月的工資不過六百塊錢。”
林云搖頭道:院長您是國家一級教授吧,才六百塊錢,太低了………!”
張新迎一擺手:“別轉移話題,你接著說。”
“好,我接著說,金龍公司員工平均工資接近四百塊錢,另外每個人還有績效獎勵,一年最少還能有一兩千塊錢,這個工資水平在國內應該是最高一檔,可能也就是外國的企業會比我們高,不過呢,咱們看看我們公司一年的收益有多少。
今年我們金龍公司年產值一億五千萬左右,收益大概在三千萬左右,純利潤接近千萬。
工人們的收入支出有多少呢?我可以給個大概的數目,大約五百萬左右。
看到了嗎?三千萬的收益,工人工資不過五百萬左右,即便他們的工資水平已經是全國最高,但在我們眼里,收益占比是很低的,這意味著我們剝奪了工人們大部分的剩余價值。
同樣的道理用在米國身上是一樣的,米國擁有全世界最最頂尖的技術,一家企業創造出的價值遠比我的金龍公司多,那他們工人的收入是多少呢?
拿汽車公司比較,通用汽車公司一年的產值在二百億米元,是我們金龍公司的一千倍,工人們一個月是四千米元,大約是我們工人的八十倍。
大家看到了嗎?兩家公司產值相差一千倍,工人收入只相差八十倍,這表示什么?可能有很多原因,但毫無疑問,米國對工人的剝削更加厲害,只是老百姓沒有意識到而已。
這樣的結果就是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在米國,有錢人會越來越有錢,普通人的工資卻不會增長。
我覺得各位可以去收集一下米國的相關數據,特別是工人們的收入增長方面的數據,看看這十年來有沒有增長,同時再看看那些大公司的市值增長情況,用數據說話,各位就能看出問題。
其實,國有和私營之間的本質區別就在于站在哪一方的問題,是站在資本一方,極致的追求利益最大化,還是站在更多人一方,追求的是公平問題,我想,如果各位自認為只是普通人,那一定會選擇前者,如果是私營企業家,那就會選擇后者,然后是國家的選擇,你們覺得,我們的國家會選擇那一個方法呢?”
“……………!”
現場有一次安靜下來,林云給出了很完整的邏輯鏈條,具有說服力,國有還是私營,已經很明白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