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我體內有九只金烏九二五上古氏族的計劃
“我不能見他”
姜塵如實說道,他現在確實不適合與阿彌陀佛見面。
他的氣運太強了,再加上他與阿彌陀佛之間的關系太過緊密,若是與阿彌陀佛面對面的交流的話,那瞬間就回打亂他既定的命運,使其走向未知。
現如今,姜塵就是洪荒最大的變數,無論是誰,與他接觸過多的話,未來都會發生改變。
他的存在就好似一個無形的漩渦,一切靠近他的因果線,都會被他扭曲、吞噬,從而變成一團亂麻。
“謹遵王上法旨。”
蔡邕聞言,心知里面定有隱情,但他是聰明人,知道自己不能再問下去了,遂躬身領命道。
“我讓你辦的事,你辦的如何了”說完阿彌陀佛之事,姜塵說起了正事。
“全都在這里了”
蔡邕聞言,連忙側開身子,將桌子上的竹簡露在姜塵面前。這些竹簡上面記載的,就是各大世家的罪狀。
姜塵隨便瞄了一眼,心里就有數了,各大世家所為,基本上都是以兼并良田為主。
何為兼并良田,簡單來說,就是把普通百姓的田地,變成自家的田地。至于怎么把別人的土地變成自己的,那就不好說了,總不會花錢買。
而在古代,土地是百姓的根本,沒了土地的百姓,下場可想而知,不是成為世家的佃戶,就是淪為流民。
“嘖嘖,這就是如今的儒生,張口閉口圣人之言,平時行事更是以君子自居,可看看他們所作所為,哪一點像是儒生,哪一點像是讀書人”
“圣賢書就是這么教導他們的,兼并土地,畜養私奴”
“所謂的圣人經典,全都讀進了狗肚子里,也就是儒家圣人早早的隕落了,不然,他人家看到你們這個樣子,怕是已經忍不住動手清理門戶,把這些讀書人全部斬了。”
“儒者,人之需也你們怎么就不懂呢”
姜塵恨其不爭的說道。
人有所需,故而儒道誕生,這就是儒道的真義,幫助有需要的族人。可現在,現在的讀書人卻漸漸朝人們不需要他的方向發展。
這就是在自掘根基啊
“儒道,已經不是圣人創造的儒道了,天下儒者,也不再是大公無私的君子了,而是貪圖私利的小人。”
姜塵感嘆連連,在心里想著,要不要在儒道內部發動一場大清洗,好使其朔本回源。
蔡邕在旁聽得額頭都滴下了冷汗,卻是一句話也不敢吭聲,生怕自己一不小心觸怒了姜塵,以至于他血洗儒道。
“待你處理完阿彌陀佛之事,你便召集眾人隨我一同入宮,送那大漢天子上路。天下大亂至此,他身為天子,難辭其咎。”
“就讓他用他的死,來結束這場紛亂吧。”
說完這句話,姜塵的身影就消失在了原地,只有那塊刻著春秋二字的竹簡留下。
“父親,剛才那位前輩是誰,您為何稱呼他為王上,我大漢應該沒有這么年輕的王爺。”
“還有,他怎敢審判天子。”
“那可是上天之子,有天地庇佑,就是天上的仙神見了天子,也要低頭行禮,他怎敢審判天子之罪”
姜塵走后,蔡昭姬滿臉震驚之色的朝父親蔡邕問道。
實在是姜塵先前所言,太過顛覆她的三觀了,她自小受到的教育,就是大漢天子至高無上,為上天之子的化身。哪怕是天上的仙神,也要聽從天子的號令。
這并非虛言,因為只有天子承認的神明,才是正神,才能立下神廟享受世人的供奉。
反之,天子不認,那你就是玉帝也不行,說你不是正神你就不是正神,不得享受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