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和趙培儒,一起翻看著剛從省醫學會送過來的全省病案花名冊。
按照趙培儒的說法,既然要驗證這種新理念的術后生存期,那就選擇難度高的,預后預計會差的病例,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驗證、對比出新理念的優越性。
兩人正翻看著,趙培儒手中突然一停。
“我看,就這例病人吧。”
這是腫瘤醫院的一例胰頭癌患者。
他一說話,旁邊許芹院士和彭舒院士,也湊過頭來,看了一遍后,也都微微點頭。
趙培儒便向旁邊省醫學會的工作人員道“聯系一下腫瘤醫院,讓鄧玉才所長把病人轉過來。”
腫瘤醫院是抗癌研究所的下屬單位,鄧玉才所長也是腫瘤醫院的院長。
工作人員過去一打電話聯系,卻是以更快的速度,連忙跑了回來。
“趙院長,這例病人,十分鐘前剛剛進了手術室。”
幾人楞住了,都已經進手術室了
顯然,主刀醫生肯定是用原先的落后的治療方案做的。
許芹院士、彭舒院士猶豫了一下,這種情況,要不要再重新選一個病例
如果重選一個病例,那對“課題項目“肯定是更嚴謹,更有利。不會因為這名主刀的一些“差的操作”,而影響到新理念的治療效果。但同時也必然意味著,那名患者會接受落后的技術治療,之后的術后五年生存期概率,肯定是要小于5的。
就在眾人有些猶豫的時候,趙培儒卻是淡然笑道。
“才開始十分鐘,影響不大。”
“既然這樣,也別讓患者來回折騰了,我們直接去腫瘤醫院吧。”
他對工作人員道“你告訴鄧玉才所長,說我們馬上就到,讓這例病人的手術先停一停。”
許芹院士和彭舒院士看趙培儒已經做出了決定,也只好點頭跟上。
一群人,嘩啦啦的起身,全都跟在趙培儒、許、彭兩位院士的身后。
這群人到了外面,把省醫學會、聯席組委會的領導們,全給驚了起來。
“趙院長。”藺勁松疑惑的看過來。
“去腫瘤醫院,我們選的病患在那里。”趙培儒開口,藺勁松立即讓人去安排車輛。
這五十多名醫生,可是全國胰頭癌領域的頂尖人才,可不能出一點差錯,安全是重中之重。
院長鄧玉才,帶著肝膽胰科的主任岳謙益,早早的就等候在醫院門口。
“應該快到了吧”
“趙院長竟然要帶著幾位院士,還有全國最頂尖的胰腺專家,來咱腫瘤醫院”
鄧玉才和岳謙益等人,在震驚中,慢慢消化著這個消息。
這種“天團”級別的陣容來他們腫瘤醫院,說蓬蓽生輝都不為過。
片刻后,幾輛車子先后停下。
趙培儒一下車,先和鄧玉才打過招呼,隨后問道“詹主任,通知手術室了嗎”
岳謙益連忙道“通知到了,我這就帶你們上去。”
他眼角余光,瞟了眼后面跟著的許芹院士、彭舒院士等人,心情不免一陣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