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是被老師表揚的學生一樣。
只是,接下來一句,趙培儒就讓所有人都一楞。
“只是前半部分的順蠕動,為何不用逆蠕動的方式”
逆蠕動
眾人面面相覷。
他們做這種結腸手術,從來都是用的順蠕動,這逆蠕動是個什么思路
沒人注意到,人群當中,三院的那位年輕醫生蘇友梁,眼眸中卻是一亮,目光灼灼的看向趙培儒。
難道這位大佬,也和自己想到一塊去了
自己想的那個方法,似乎真是可行的
在此之前,蘇友梁是非常不自信的,雖然想出了逆蠕動的思路,但也只是個初具雛形的初步想法而已,距離真正的能實施、成熟、完善的方案,還差得很遠呢。
他甚至都不敢確定,自己這想法能否扛過第一輪的議論。
連他自己,都不敢堅持這種思路就是正確的。
可現在,從趙培儒嘴里吐出“逆蠕動”這三個字,他瞬間就獲得了巨大的肯定
他這種思路,或許真是可行的
趙培儒繼續道“大家構思的結腸全次切除順蠕動方法,已經比結腸部分切除術、保留結腸的直盲腸端側吻合術、結腸全切除術要比這些治療方案,都要優秀了。”
趙培儒先夸了眾人一句,隨后道
“但逆蠕動的術式,會導致病人腹瀉嚴重,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這點,我相信在坐的結腸領域專家,都深有體會。”
眾人情不自禁的點頭。
這種術式,已經是從眾多術式中脫穎而出的優秀術式,可依然治療效果不理想。
難道,趙培儒口中的“逆蠕動”,能更好的解決病人問題
此刻,三院的年輕醫生蘇友梁,眼眸中的火苗已經越來越亮。
趙培儒所說的,何嘗不正是他想過的問題
他看向趙培儒的目光中,有一種“志同道合”、”被認同“的感覺
唯一可惜的是,人家趙培儒,是能和國家科學院院士、工程院院士齊名、共事的大人物,是大佬級別的人物,自己只是個連編制都沒解決的合同工小醫生,這種被認同感,只能深深埋在心里。
趙培儒“我考慮的逆蠕動盲直腸吻合術,相比于順蠕動,會保留盲腸、末段回腸。”
“這兩個部分,可以吸收食物中的水分、電解質、膽鹽、維生素。”
“同時,保留的回盲瓣,可以讓回腸內容物快速流入盲腸,讓食物充分消化吸收,防止大腸內容物逆流。”
“另外,盲直腸吻合位置的改變,還能讓消化食物運行方向,與盲腸、升結腸的如東方向相反,延緩食物的運行速度,增加其在腸道內停留的時間。”
一番分析下來,眾人都有些傻眼。
先不論這術式的正確性。
單單說從趙培儒口中,說出的那些消化道的特殊部位的作用,就無比正確。
這位趙培儒,真的只是一位肝膽胰專家
而不是一位消化道領域的醫生
眾人甚至有種錯覺,仿佛趙培儒對結直腸消化功能的理解,比他們還要深刻許多
因為知道功能,和會巧妙的利用其功能,是兩個境界。
就像是上高中時期的數學公式,知道這個公式是一回事,但能在復雜的難題中,會巧妙的利用其解體,又是另一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