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應完,他這才問“你要找協調什么病人”
藺勁松最喜歡接到的電話,就是趙培儒打來的。
其他人,要么是行政上有什么麻煩事要找他辦,要么是專業技術上有什么需求要他去協調、滿足,可即便他滿足了對方的需求,也往往出不來預期成果。
只有趙培儒,一旦找他,那幾乎就等于是來給他送功績了。
這種百分百送功績,讓藺勁松都想把趙培儒供起來了。
趙培儒“我需要先天性巨結腸的小患兒。”
“病人年齡有點低,需要6個月到1周歲的,可能有點不太好找。”
一般先天性巨結腸患兒的家屬,都會被告知,得等孩子長大到兩歲以后,才能來醫院接受手術治療。
所以現階段的醫院里,是很難找到趙培儒要求年齡段的患兒的。
藺勁松一聽,心里就是猛然一動“你要做提前年齡適應范圍的項目“
網上最近的動靜,他當然關注到了。
他最近還在絞盡腦汁的,想看看通過什么宣傳手段,能幫江南省團隊把輿論給掰回來。
沒想到,在外面所有人,都還在質疑趙培儒實力水平的時候,趙培儒在這都已經在讓他協調病人了。
協調病人,就意味著趙培儒已經有了治療方案,或者最起碼,已經有了治療思路。
“趙院長。”
藺勁松懷揣著幾分興奮“你有多大把握網上有句話說的沒錯,咱這次,可是幾乎和京都、海市的那兩支頂尖團隊,直接對線了。”
趙培儒淡定一笑,道“放心,把握很大。”
藺勁松一聽這話,頓時把心放到了肚子里。這位,可是從未讓別人失望過的。
打完電話,趙培儒帶著舒云教授、杜榮主任兩人,來到外面的辦事大廳。
一眼看過去,都是醫療科研總部的年輕精英們。
谷孳
這些年輕精英,在有醫療項目時,會被分配到各個項目組中,或者是被分配到各個分部的項目組中去。沒項目時,則留在這里待命。
這里,就像是個全省最優秀醫療年輕人才的“人才市場。”
趙培儒開口道“挑吧。”
他這項目組一旦開始,就會有無數的雜活要做,需要這些人當苦力。
舒云點點頭,立即走上前去,點著名字“石維,郭賀虹你們幾個跟我來。”她一口氣點了二十個人出來。
作為總部的二把手,誰有能力,誰適合這個項目,舒云教授基本上都心里有數。
趙培儒轉身,帶著舒云、杜榮、以及這批年輕精英,朝著旁邊的會議室而去。
“我們這是被挑中參加趙院長的項目了吧”
被挑中的年輕精英們一陣興奮
他們都知道,趙培儒最近在和京都、海市的頂尖團隊線上對線。這樣頂尖的項目,他們是做夢都想參加。
而且,那可是趙培儒院長的項目組啊
所有的組當中,他們最想加入的,就是趙培儒的組。趙培儒組的成功率,至今還保持著100,幾乎成為江南省醫療科研系統中的一個奇跡了。
而那些剩下的,沒被挑中的人,則滿臉羨慕。
至此,趙培儒,加上小孟、小牧,以及舒云、杜榮,和這二十名年輕精英,團隊就組建成了。
看著自己的隊伍,趙培儒心里唯一的遺憾
就是,還是沒有院士級別的成員。
正這時,趙培儒手機響了。
一看,竟然是鄭遠的來電。
鄭遠是秦明輝院士旗下的得力干將,上次趙培儒解散的課題小組,組長就是鄭遠。
一接起電話,鄭遠就客氣道“趙院長,需要幫手嗎”
“我和路瑤瑤聽說,你最近在做一個關于先天性巨結腸的新項目,你需要的話,一聲令下,我和路瑤瑤就飛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