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里,頓時沉默下來。
連天賦這么高的杜榮,都沒辦法嗎
杜榮突然想到了什么,翻出電腦,點開昨晚的瀏覽記錄。
舒云和鄭遠兩人,也圍上來,這一看,兩人頓時咂舌。
上面記錄顯示,杜榮昨天晚上,瀏覽了三十多篇關于巨結腸的各種國內外論文。
看來這位杜榮主任,不止是天賦高而已,勤奮程度也是別人遠不及的。
杜榮翻了一會兒,找出一篇文章,道“國外曾經做過一例試驗,采用回腸、降結腸側側吻合的辦法,能讓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癥狀。”
他看向兩人“這種辦法,雖然不能根治病人,但能延長病人的生命,改善他的體質,提高他的手術耐受度,或許,就能撐到二期手術的那一天。”
舒云教授和鄭遠聽了后,都陷入了沉思,一時間都沒說話。
這種方法比較冒險。
即便是成功了,那也畢竟是額外增加了一次外科開刀手術,必然會讓本就營養不良,不耐手術的六個月大的嬰兒,多遭受一次摧毀性的打擊。
誰都不敢說,頻繁開刀的影兒,能否再次撐到二期手術。
這太冒險了。
正這時,門口傳來一道爽朗的聲音。
“杜榮主任不錯,值得表揚。”
眾人一聽到趙培儒的聲音,頓時都站了起來,仿佛找到了主心骨一樣。剛才那沉悶發愁的氣氛,也煙消云散。
仿佛只要趙培儒出現,事情就能開始出現轉機一樣。這是趙培儒長期以來的“無所不能”,一次次給眾人心底里建立起來的信心。
杜榮驚喜道“您也覺得我的辦法可行嗎”
趙培儒道“你的辦法有一定的可取之處,但不是最優解。”
眾人都疑惑的看過來。
趙培儒徐徐道“現行的治療全結腸型巨結腸辦法,之所以分為兩期手術間隔進行”
“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患兒的身體發育不全,很多器官、腸管組織太過稚嫩,沒辦法手術。二期手術的本質,就是先用一種辦法,吊住患兒的性命,然后等待患兒多發育三個月,以此來達到手術條件。”
眾人都是點頭。
但現在,這例患兒的問題就是,很可能熬不過這三個月的時間了,隨時都有可能夭折。
趙培儒“我有一種辦法,對患兒的腸管發育沒有要求,可以立即手術,那這例孩子,就不用因為等待,而白白措施挽救生命的機會了。”
眾人的呼吸,頓時凝滯。
還有這種好辦法
不用等待患兒腸管發育,能現在直接進行根治手術
這不是直接推翻了先行的治療理念了嗎
眾人的心臟,不受控制的快速跳動了起來
如果真有這種辦法,那就能讓等待期死亡,這種無奈又尷尬的情況,再也不發生
趙培儒從隨身的背包中,拿出一個透明盒子來,里面封存著一根“直線型切割吻合器”。